东北网8月23日讯 居住在绥棱县上集镇大兴村的南宫德一遇见记者就忍不住说出心里话:“你看我这120平方米的住房,环境多舒适,城里人看了也要羡慕!”
南宫德以前居住在大兴二组,全家4口人,住房面积50平方米。全组48户,住泥草房的25户,自从建设新农村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8年,绥化市确定8年改造泥草房40万户。经过3年多紧张有序改造,已改造泥草房18万户,节能型住房占新建房屋比例每年都能达到70%以上。全市农村节能型住房占11%,较2007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
绥化市农村泥草房改造主要采取的是整村(屯)改造、镇中村改造、建设农村集中供养住宅等方式。今年,肇东市五里明镇将五里明村青山堡屯和大围子屯整体搬迁到五里明新村。庆安县同发村新建标准化新型节能环保砖瓦结构住房110栋,成为庆安县泥草房改造第一村;采取农民自建、帮建和商业开发形式进行改造。青冈县兴华镇兴华村改造泥草房169户,节能房占改造户的100%;以农民自愿,新建和翻建相结合原则,在建筑方式上,采取几十户人家房屋连脊在一起;海伦市海北镇西安村改造泥草房102栋,全部为节能环保型住房,建设低保户集中供养住宅880平方米,可入住20户。
在泥草房改造过程中,我市还重点探索创新了市场化运作、梯次推进、旧房改造等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农村泥草房改造,引导农民用旧房、宅基地置换现代新居。今年肇东市肇东镇东跃村、五里明镇五里明村、海伦市海伦镇护城村、青冈县祯祥镇祯祥村等14个村5000多户,已经采取以旧房和宅基地置换模式进行泥草房改造;望奎县望奎镇厢红五村、火箭乡正蓝三村、安达市卧里屯乡东清村等4个村,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集中建设农民新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这些村经过一、二、三期建设,中心村最少的吸纳300户,最多的吸纳1000户以上;在砖瓦化率比较高、农民居住比较集中的村,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对农村旧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一进行现代化改造。采取这种模式的有望奎县先锋镇白四村、安达市友谊村、北林区双河镇斗胜村等十几个村,户数达到12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