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讯(柏凡露 记者张强)苦苣、芥兰、西兰花、吊瓜、香芹、西生菜……这些从前只能靠从外省市引进且价格颇高的特菜品种,如今全部在哈尔滨市落地生根,成了地地道道道的地产“大陆菜”。24日,记者从南岗区获悉,哈尔滨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棚室生产基地将于明年初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到明年4月中下旬,市民就可吃到新鲜、安全的“头茬儿”地产特菜。
地产特菜种植标准高于“国标”
据介绍,今年哈尔滨市南岗区投资2.06亿元建设了红星、兴隆、红旗中沃3个占地面积5000亩的集中连片棚室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大部分大棚、温室以及园区内外相关水、电、路、渠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因哈西客站建设被征地而停产达3年之久的原红星村特菜,也将全部迁至该基地重新种植。
据南岗区农技站朱继先站长介绍,这个棚室生产基地主要以种植特菜为主,为保证蔬菜的安全、无公害,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将严格按照哈尔滨市的地方标准执行。对蔬菜种植土壤的选择,对农药、化肥、激素及植物生产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以及目前市民普遍关心的蔬菜用药安全期、农药残留等各个环节的各项标准,都将严格执行。朱继先说,目前哈尔滨市采用的这个标准已高于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了地产特菜的安全和无公害蔬菜的品质。
新鲜菜每年多吃两个月
“南菜北种、洋菜中种、野菜家种”,在即将投用的特菜生产基地,无论是洋菜、南菜还是野菜,都可觅得到身影。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地产的蔬菜种类已由从前的18种增加到了39种,除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常见的地产菜外,西生菜、木耳菜、苦苣、芥兰这些从前市场上少而贵的特菜,都已经在哈尔滨市成功种植,成为冰城市民餐桌上地道的地产菜。
朱继先说,特菜本身具有生长期短、更新快、受污染低、安全度高的特点,棚室种植更可以保证蔬菜受病虫害侵害的机率降低,减少了农药等的使用,因此相对更加安全。此外,棚室基地的“头茬儿”菜于4月中下旬就能上市,比普通蔬菜提前了至少一个月,采摘期也延后一个月。这意味着,棚室特菜每年将比普通蔬菜延长两个月的生产期,市民每年也能多吃上两个月的新鲜地产特菜。
基地原产净菜将上各大超市
据了解,这个棚室蔬菜生产基地将于明年初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年产新鲜、无公害蔬菜可达2万余吨,将全部投入哈尔滨市场,保证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安全、新鲜、便宜的地产特菜。届时,这个基地生产的特菜将占到哈尔滨市特菜市场份额的70%以上。
为保证这些地产特菜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该基地还配套建设了两个“免洗净菜配送中心”,对部分特菜进行再加工上市,达到净菜上市标准。预计从明年起,每年将有1200吨“免洗特菜”从这里走上哈尔滨市各大超市的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