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讯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保监局获悉,自7月1日《哈尔滨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实施以来一个多月时间,哈市各财险公司白天接报案总数约为21320件,其中实行快速处理案件数为7859件,占36.9%。也就是说,还有近7成车主不能及时拆解现场。那么,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时,大多数车主为何不愿“私了”?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一起小事故堵住了整条街
昨天早高峰,在通达街上,两辆私家车因变道造成刮碰。由于双方车主各执已见未能自行解决,影响了整条街车辆正常通行,待交警到达后才拆解了现场,路面恢复畅通。
据市公安交警支队顾乡大队一中队刘教导员讲,类似一起小事故堵了整条街路的现象在哈药路、前进路、建国街等路段上也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多数都是轻微碰撞。可即便如此,事故中能快速自行解决的车主却占少数,常常是因为一起小事故,双方车主又吵又闹,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故,交警们都要及时赶到现场强行拆解,这既浪费了警力又堵塞交通。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减少了因轻微事故引发的道路拥堵问题和不必要的现场查勘,7月1日,黑龙江保监局与市交管局联合颁布并实施了《哈尔滨市机动车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与此前相关法规相比,该《办法》放宽了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适用条件。在有全责方的、车辆损失金额超过2000元的事故,只要各方车辆均投保了交强险,且事故全责方车辆另投保了商业车险的车辆损失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保险公司提供快速理赔通道。
缺乏诚信与利益之争是拆解难主因
《办法》实行一个多月时间,经过保监局的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在轻微交通事故实行自行拆解的案件占3成以上,还有近7成车主不能及时拆解现场,严重时造成交通拥塞甚至引发刑事案件。
据市公安交警支队事故处案件一科郭科长分折,一部分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对《办法》不了解,是导致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未能及时撤离现场的一部分原因。但是,事故当事人之间的诚信缺乏和利益之争却是自行拆解难的主因。
他说,以近日发生在道里区安阳街的一起两车碰撞事件为例,一名女子驾车一边从路边起车向路中方向行驶,一边回头与路边熟人搭话,直接撞上了从此路过一辆轿车。被撞轿车车主下车后非常气愤,指责女子不会驾车,争执后女子承认自己是全责并找来了保险公司。双方在协商赔偿时,轿车车主要求其赔偿修车时的交通费,双方因此意见发生分歧,最终报警。待交警接警后赶到现场,该事故已发生了一个多小时,围观者众多,路过车辆只好绕行。
郭科长认为,长期以来,一些发生轻微碰撞交通事故的车主,彼此缺乏信任感,原本可以互看证件互留信息,便可自行拆解的事故。但大多车主却选择争辩责任归属,明确后又争取因撞车而产生的车辆折旧费、交通费等间接损失,双方意见一旦不能统一,便会出现上述案例。
部分保险公司应提升服务质量
据顾乡大队事故科刘凯科长介绍,除了缺乏信任感和利益之争等主因外,造成轻微事故处理的速度还取决于一些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优劣和投保的奖罚政策,其中购买交强险的车主,一旦车辆发生轻微碰撞,通知投保公司就会使次年的交强险金额上浮或失去折扣,双方因而都规避责任,造成自行拆解难。
8月10日19时许,哈市友谊路上发生了一起两车相撞事件,当全责方找到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双方车主驾车赶到南岗区宣化街处理此事。被双方车主当场拒绝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又称如果不来,双方车主就得等该公司出完5个现场才能赶到。为此,双方车主非常不满,与保险公司业务员发生了争执,最终交警赶到才拆解了现场。
据了解,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大多车主本意并不想在现场长时间等待,但是一些保险公司以地方远、事故多、人员少为由推延赶赴现场勘察的时间。同时,一些车主因时间紧,双方协商本可自行解决,但其自行取证内容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支持,这也是加大了轻微事故快速处理的难度。由此,就需要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密切合作,提升服务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加速《办法》的推广执行,保证路况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