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南岗警方打掉一特大跨国电信诈骗集团国内团伙
2011-08-26 09:05:20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周刚 张广明 李树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押解

  抓捕

  犯罪嫌疑人黄铭财。

  东北网8月26日讯 前不久,南岗警方在上海成功打掉以黄铭财和郑庆芳为首的两个特大跨国电信诈骗集团国内办卡团伙,现已抓获犯罪团伙成员13名,缴获准备作案所用电子银行U盾(动态口令)33部。

  骗子为何屡屡得逞,让一些人损失惨重?纵观其骗术,高科技手段起到了很大蒙蔽作用,而其中的漏洞也比比皆是。骗子仅仅骗了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仍旧“不信他那一套”,使其难以得逞。那么防骗的“秘诀”是什么呢? 

  一百万是怎么没的……跟踪手机银行,骗子账户指向福州市

  省公安厅、市局和分局领导迅速做出指示和部署,由市局刑侦支队和分局刑侦一大队大队长赵迎秋、大案中队中队长王海龙、副队长李树涛组成的联合专案组立即开展工作。南岗公安分局刑侦一大队大案中队串并出近期在我市发生的作案手段完全相同的三起电信诈骗案件。

  经查询,025-862141XX确为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办公电话,犯罪嫌疑人极可能使用网络手段改变了来电显示。另经查询,15000704553为上海号段移动电话,该电话无机主信息登记,案发后该电话不再使用。

  通过对涉案账户的查询,专案组发现嫌疑人所使用的账号为银行系统开通的一种网上银行业务,又叫手机银行。开户人可以通过手机进入网上银行,对账号进行划款等操作。由此确定犯罪嫌疑人开户登记的开户人身份信息可能是虚假的,但登记的手机信息一定是真实的。涉案账户共登记5部手机,其中珠海号段手机两部,深圳手机一部,福州手机一部,莆田手机一部,被害人李娜光大银行卡内的100万元人民币,被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银行在开户在湖北省、福建省的数个账户间进行了几次转账,最终分别流向了开户行为工商银行莆田江口支行和光大银行福州福清支行名为“黄铭财”的同名账户。

  一个电话一百万没了“真实”经侦大队电话唬住被害人

  今年3月29日8时许,家住南岗区某小区居民李娜(化名),接到了一个自称为哈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打入座机的电话。电话中一名操南方口音的女子称,李娜在南京市办理的一张信用卡透支,并称李娜涉嫌一起贩毒案件,要冻结账户资金。李娜表示不信,对方就让李娜咨询电话号码为025-862141××的电话是否为南京市经侦大队办公电话。李娜通过025-114查询后,得知025-862141××的确是南京市经侦大队办公电话,于是相信了对方。随后,另一名操南方口音的男子使用该号码打入了李娜的手机,说她涉嫌用账户资金搞贩毒活动。听完李娜的申辩后,对方又说,那可能是李娜的身份证被盗用的结果,为安全起见,要求李娜将自己的存款转入一张新办理的光大银行卡内,办理完后给该男子150007045××的手机回话。情急中的李娜匆忙出门办理了一张新的光大银行卡,然后将自己原有商业银行卡内的一百万人民币转入了这张光大银行卡内。随后,李娜拨打对方男子留下的联系电话,将该银行卡卡号、密码以及网银动态口令全部告诉了对方。做完这些,李娜终于松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那名男子电话又打过来,让李娜将其他银行卡中的钱都转入新办的这张光大银行卡内。李娜顿时觉得情况异常:难道我所有的银行账户都有危险吗?于是她立即对新办理的光大银行卡进行查询,结果发现刚转入卡内的一百万元人民币已被全部转走。李娜发现被骗,立即报了案。

  一百万去了哪里……被骗巨款台湾“蒸发”,骗子团伙浮出水面

  4月1日,联合专案组赶赴福建省福州市,通过技术手段发现了一部与上述手机号码有联系的莆田号段新号码18250543055,并且深圳和福州手机的持机人都是黄铭财。通过对黄铭财的侦控,确定黄铭财即是该案犯罪嫌疑人之一。黄铭财,男,31岁,住在福建省福州市新厝镇新错村后屿46号。因该村地形人员情况复杂,不利于抓捕,专案组决定严密监视其行踪。

  侦查员在福清市、莆田市、江口镇围绕涉案资金流向与“黄铭财”账户资金进行查询发现,在江口镇周边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黄铭财对上百人的账户资金进行频繁网上转账。黄铭财账户中的资金以每次5万的额度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将全部钱款98.96万钱转入“陈金禄”工商银行账户中。之后迅速分解成两份。其中40万进入工商银行“蒋友松”账户,之后再分8次,每次5万转入工商银行另一账户,分解成40余份,以每份9000余元额度进入40余个账户,并于3月29日13时至14时通过在台湾省的多处自动提款机全部提走。另外余款的操作方式也是如此。

  结合技侦和银行查询情况,专案组确定这是一个境内外相互勾结的诈骗犯罪团伙。黄铭财是境内负责开银行卡的头目,该人主要负责组织下线在福建地区给犯罪团伙办理银行卡,每张卡均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并将每张银行卡绑定在台湾上线指定的手机号码上,之后将银行卡相应的U盾邮寄给台湾上线提供的在台湾省的地址。

  骗子上海办卡集体落网缴获大量电子银行卡

  4月17日,专案组得到信息,黄铭财、韩世德等人要在4月18日纠集其他十余名犯罪团伙成员到上海再次办理电子银行卡。南岗公安分局刑侦一大队大队长赵迎秋带领专案组6名成员飞赴上海收网抓捕。

  4月18日晚21时,专案组成员抵达上海,很快查明以黄铭财、韩世德、郑庆芳为首的13名团伙成员,均已于18日早来到上海市,现正住宿在长宁区汉庭快捷酒店。4月19日零时,将该犯罪团伙的13名成员全部落网,当场缴获已经办理的一百多张电子银行卡及配套的U盾33部。

  经审讯,此次上海之行的组织者实际为郑庆芳,男,28岁,福建省福州市新厝镇人。其通过网络与台湾省一自称“小李”的男子取得联系,小李让其在大陆组织人员为其办理银行卡,郑庆芳找到老乡黄铭财、黄铭财又找到45岁的韩世德。该三人在福建省莆田市周边共组织十人前往上海市办卡,郑庆芳和黄铭财都是首次与“小李”合作办理银行卡。

  虽然涉案金额巨大,但是几名犯罪嫌疑人的非法获利不过数千元。其余10人,均是郑庆芳、黄铭财、韩世德等人以办一张卡给100元或250元不等的价钱临时招募的打工人员,要求他们统一乘车、集中吃住,一起到工商、建筑、邮政等银行分别办卡。这些人明知为他们办卡不是好事,但在高薪的诱惑下也跟着干了。

  “随意显”成诈骗帮凶多团伙合作主谋在台湾

  据黄铭财交代,其上线也是台湾人,男性,绰号“眼镜仔”,与黄铭财有专线联系电话。黄铭财为犯罪团伙办理的银行卡U盾通过邮寄的方式传给“眼镜仔”,邮寄的地址有两处:一是台湾省高雄市桥头区;二是香港新界电门宝田口。被害人将钱打入账号后,台湾上线组织人员在印尼将资金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移、分解。最后台湾上线拿着他们在大陆办理的银行卡在台湾省的ATM机提现。也就是说,李娜的百万钱财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最终在台湾省落入了骗子的腰包。

  为了办卡,黄铭财在当地召集两名马仔,以开设一张银行卡250元左右的报酬,令其马仔大批召集人员为其办理银行卡。两名马仔各自召集数十名当地人在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开了百余张银行卡。

  黄铭财团伙主要负责开银行卡,另有专门的人员,利用他们开卡所留的手机号码,在印尼境内进行转账交易。黄铭财所留的银行开户电话号码,均为台湾上线指定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的实体卡,由另外的团伙负责开办,并转移境外进行电话转款操作。至于架设“随意显”网络电话,及冒充公安、司法等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的,还有另外的团伙负责。这几个团伙分工明确,彼此平行工作,没有交叉,互不联系,也不知道对方。他们与台湾上线的联系就是通过手机号码,也不知道“眼镜仔”和“小李”的真实身份,不确定他们是否是一伙的或者是不是同一人。

  在哈涉案金额数千万遇事冷静仍是防骗良方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在侦破这起特大电信诈骗案过程中,哈市发生的被骗百万以上案件有三起,百万以下的有20余起。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

  有矛必有盾。据专案组成员、南岗分局刑侦一大队大案队副队长李树涛介绍,目前,以汽车退税,家属遭难等诸多花样翻新的电信诈骗招数有不少,但最终都要通过转账之类的方式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对此李树涛表示:账号、密码切勿告诉他人;接到陌生人电话,尤其是南方人口音的要有所警惕;政法机关不会电话核实案件。

  记者调查了一个近百人的公司,他们中有30多人接到过这样的诈骗电话,但是没有一人上当。接到电话时,有的不予理睬,撂了电话,有的则是气愤地骂上几句。更有理智型的,要求对方发公安机关的传真材料确认一下,骗子当然只能心虚地撂了电话,不敢再施骗术。其中,一位孙女士对记者说:“刚刚接到那种电话时,听说自己要“出事”,也有一些慌乱,拿不准该怎么办,可是,我会再打电话给朋友参谋,结果没有“中招”。

  由此可见,让自己保持遇事不慌的生活准则,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仍然是抵挡诈骗招数的有效办法。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