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旅游名镇建设凸显放大效应 十二粒种子催生花满园
2011-08-30 08:31:3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晶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8月30日讯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重点旅游名镇的战略部署,省旅游局整合节庆资源,丰富节庆特色,提升节庆品位,从今年开始,全省重点旅游节庆都放在旅游名镇举办,发展眼球经济,创造轰动效应,叫响12个旅游名镇的品牌,凝聚人气。北极村通过举办大兴安岭漠河北极光节、漠河冬至节暨圣诞文化节等,展现北极风情神秘奇观;亚布力以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哈尔滨·亚布力夏季森林音乐节等节庆,打造滑雪避暑度假胜地;五大连池通过举办黑龙江国际火山旅游节暨五大连池饮水节,彰显无与伦比火山矿泉;黑瞎子岛承接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文化节、华夏东极抚远淡水鱼(大马哈鱼)节等,绽放“一岛两国”边贸名城魅力……

  记者日前到正在火热建设中的镜泊湖旅游名镇——镜泊小镇,遇到了来自吉林的王先生,他对镜泊小镇之行表示很满意:“这里的木制别墅不错,高雅、大气;在这儿第一次看到了红色沥青铺成的路面,据说小镇里已经铺了1.5公里了;这里的朝鲜风味挺地道,米肠、辣白菜、狗肉、打糕,样样好吃。这儿的人告诉我们,以后小镇还有温泉、矿泉、滑雪、赛马、高尔夫,等建成了一定再来看看。”

  镜泊小镇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冯阳说,镜泊小镇是边建设,边接待,7月10日贵宾服务区、特色餐饮区、游客购物区对外接待游客后,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有来自俄罗斯、韩国等地的境外游客,有来自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国内游客,每天二三百人前来游览。镜泊小镇是要在镜泊湖景区周边建设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镜泊小镇更是做为12个旅游名镇中的领头羊、示范项目,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旅游名镇。

  2011年是我省重点旅游名镇集中建设年,省旅游局从全省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在突出旅游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积极推进名镇建设,通过旅游名镇建设战略的实施,将黑龙江省单一的旅游资源建成复合型旅游经济增长体,着力推动我省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腾飞。12个旅游名镇你争我赶,建设之花竞次绽放。镜泊小镇目前已有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9.8亿元,建设规模8000平方米,今年力争实现让游客“喝上矿泉,泡上温泉,住上木屋,打上高尔夫,逛上风情街(俄罗斯和东南亚)”。亚布力重点旅游名镇总体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区域发展规划可概括为“一核(旅游核心区)、一带(观光旅游带)、三区(综合服务区、滑雪运动区、生态旅游区)、三十六景(农家庄园、水上乐园、世博龙江馆、国际狩猎场等)”。亚布力的滑雪旅游产业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按照发展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日接待能力可达到1.6万人,年平均接待游人可达300万人,总收入可达到15亿元人民币。

  镜泊小镇是我省建设的12个重点旅游名镇的缩影。省旅游局局长薄喜如说,近两年来,随着我省旅游名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北极村、亚布力、镜泊湖、连环湖等旅游名镇初具规模,品牌影响力增强,经济和社会放大效应初显。“神州北极”——漠河北极村,旅游由夏季一季热向冬夏秋三季火爆转变,旺季各地飞往漠河的航班增至7班依然“一票难求”,北极村家庭旅馆“一床难求”。刚刚来我省与12个旅游名镇对接合作的11家港澳旅行商纷纷表示,由港澳前往我省的航班运力在旺季期间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希望我省飞机班次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滑雪胜地——亚布力镇依托亚布力旅游滑雪度假区,滑雪旺季每天流动人口近万人,每天经由亚布力镇始发客运车辆600台次,夏秋季旅游升温迅速,全镇从事旅游产业有3000多人,带动从事运输、餐饮、商贸、公共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达到1.5万人。实践证明,建设旅游名镇,可以做大旅游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富裕人民群众。

  种子落地,孕育繁花。在12个重点旅游名镇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下,各地都在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自己的旅游小镇、旅游农场,全省旅游尽显生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七星农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使城镇里的三星级宾馆、地方农家菜馆等旅游设施一应俱全,已经初步具备大规模接待游客的能力。家乡大学生崔林林大学期间主攻旅游营销专业,毕业后由于非常看好这里的旅游前景,在农场开起了旅游产品商店,决心学以致用,对在家乡得到很好的发展满怀信心。未来五年,七星农场还将充分挖掘本地大湿地、现代大农业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把这里打造成佳木斯以东、三江平原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