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幸福大庆·青春手拉手”助学金集中发放暨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对接仪式在肇州县举行
117名贫困生拿到“救学钱”
2011“幸福大庆·青春手拉手”活动捐助的贫困学生。
新闻背景
东北网8月30日讯 8月24日上午10时,团市委、市青联联合举办的2011“幸福大庆·青春手拉手”助学金集中发放暨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对接仪式在肇州县拉开帷幕。100多个座位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117名学生得到捐助
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喜之一,可是,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那却也是一种苦涩。
眼看着就到开学的日子了,不少学生却因为家境贫寒面临着失学的危险。
就在这紧要的关头,团市委、市青联为他们送来了希望。
和前两年一样,团市委和市青联又在开学前夕发起了“幸福大庆·青春手拉手”助学活动,共募集到18.4万元善款和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
8月24日,在助学金集中发放暨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对接仪式上,这些善款和物资被送到40名贫困高考生和77名贫困高中生手中。310个勤工助学岗位也在现场进行了对接。
爱心充盈仪式始终
活动当天,市委副秘书长、市接待办主任袁晶了解情况后,主动派车送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到达肇州县。
仪式由团市委书记、市青联主席李伟峰主持。肇州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徐东伟代表肇州县委、肇州政府和贫困受助学生向到场的各级领导以及参加捐资助学活动的企业、个人做了欢迎致辞。
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副主席韩海波总结回顾了近三年来全市捐资助学工作的风雨历程。
随后,由9家捐资企业与3位个人组成捐资方,同受助贫困学生签订“幸福大庆·青春手拉手”助学协议,并进行了面对面的捐赠。
仪式上,捐资单位代表与贫困学生代表先后作了动情的发言。
捐资单位安利公司大庆分公司的代表表示,社会责任感是驱使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子的动力之源,今后还将继续与团市委紧密合作,将公益与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吃水不忘打井人”,受助学生代表程思路的发言代表了所有贫困学生的心声,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的爱心表达了深深的感激。她还代表受困学生立下“军令状”:一定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争取早日回报社会,将爱心的火炬传递下去。
随后,每一家捐资单位和每一位爱心人士都收到了由团市委、市青联精心准备的爱心奖牌。
仪式最后,肇州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国彬作了讲话,希望受到捐助的学生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动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同时希望团市委、市青联以及爱心企业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事业,关心贫困学生。
活动各环节都很透明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捐助活动颇有微词,担心暗箱操作令善举落不到实处,各类公益活动也面临筹款难的困境。然而,团市委、市青联不畏困难,毅然喊出了“让慈善成为习惯、让公益引领时尚”的口号,并锐意改革捐资助学模式。
此次活动,从开始时,团市委、市青联就采取了面向社会、学校公开征集的方式,并将受助贫困学生信息在学校公布,接受全程监督,以达到受助资格全透明的效果。
在爱心款物发放对接环节,将企业家与爱心人士们请到了捐资仪式会场,与受助学生进行现场对接,面对面交流,做到钱款透明,责任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