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0日讯 进入夏季,也进入了七台河最美的季节。七台河市抓住这大好时光,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一项项地抓落实、一件件地去问效,向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发起冲刺。
七台河市坚持“修一条大道、建一个绿色长廊、成一处特色景观”的原则,从7月初开始,对市中心区大同街等多条街路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步步见绿、路路有景、季节变换明显的道路绿化新格局。据了解,自2008年确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三年来,七台河市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62.3亿元,其中用于园林绿化资金达12亿多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82%、12平方米,让市民出门“百米见绿、千米进园”。
随着国家住建部对七台河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进行实地评审验收日期的临近,各相关部门对照标准自我检查、自我完善。市园林局对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困难逐条逐个认真讨论解决方法,他们对市区各公园广场、主干街道的绿化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集中整治。他们采取补种补植、修枝造型、施肥养护、绿地保洁、清理死树死枝、绿化设施维护等多项措施加快复绿进度,尽快全面恢复绿化景观。桃山区在城市南出口、308省道南侧5.3公里长、25米宽的绿化土地上,共倒运占地煤矸石1.3万余平方米,平整场地8.6万平方米,栽植银中杨1.06万株、紫穗槐10万株。目前,各种树木展现出勃勃生机。南出口北侧万寿山裸露山体复绿工程采用国内先进的客土吹喷播技术,对近5000平方米的裸露面实施了绿覆盖,整治后的万寿山重新披上了绿装,生机盎然。七台河市还广泛发动群众,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舆论氛围和环境,聘请绿化义务监督员、交通协管员等参与监督,形成人人关心、主动参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