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松岭区经济转型产业强势兴起
2011-08-30 16:58:36 来源:大兴安岭政府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0日讯 松岭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科学谋划以木材精加工重点产业项目、林下资源开发富民产业项目、境外采伐接续传统产业项目、生态旅游新型产业项目为构架,形成“四轮驱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这个区以政府搭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引导、政策宣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狠抓落实等措施,推动木材终端产业精深发展。继续加大对森林木业、大信木质颗粒,晟峰木业有限公司3家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做精做细龙头企业辐射区域内的相关配套产业,带动松岭林产工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快速规模化发展。目前,大森林木业实木地板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呈梯次上升之势;韩国独资企业大信木质颗粒公司于7月中旬改造完成后已进入生产,开始达产达效;帮助晟峰木业有限公司加强企业管理,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并在资金使用、生产经营上提供便利支持。截至上半年,大森林累计生产地板81000平方米,实现产值2592万元,出口11591平方米,创外汇27万美元,实现上缴税金5万元;大信生产木质颗粒1700吨,实现产值136万元,出口140吨,创外汇3210美元,实现上缴税金30万元。

  这个区积极拓展富民产业项目,坚持把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执政为民的落脚点,带动广大职工群众做大做强以森林猪、森林鸭、森林鸡为代表的森林畜牧业、以北虫草、黑木耳、滑子蘑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山野产品为代表的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等富民产业项目,促进群众增收,富裕一方百姓。基层党组织以“家庭致富”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家庭致富”工程科技帮扶活动,为贫困家庭扶“智”送“资”;区财政局、工会多方筹划,积极为职工群众出台贴息小额贷款扶持政策。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鼓励农户及职工群众发展山特产品采集业,扩大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大白菜、卜留克等农副产品种植面积,为澳林食品有限公司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现已建立了以森林猪、黑木耳、北虫草3个具有辐射效应的“家庭致富”工程示范基地,科技服务站2个,食用菌、洋葱、蜜蜂养殖等产业协会6个。选派50名科技帮扶指导员同100户家庭结成了帮扶队子,培育了15个科普致富示范户,举办生猪饲养、食用菌养殖、山产品加工、苏绣等致富技术培训班57班次,培训人数达2186人次,推广了35项家庭致富小项目,辐射带动了270余户。澳林食品有限公司与22户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采集山野菜、山野果鲜品300余吨,饲养森林猪7000余头,森林鸡5万余只,种植北虫草8万盆、黑木耳2500万袋、滑子蘑5万盆。全区职工自营经济实现产值3334万元,完成计划50.8%,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

  这个区在发展接续产业项目中坚持走生态发展战略。按照《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坚决全面停止主伐生产,杜绝任何超采行为。“十二五”实施后,区内木材产量骤减、林地使用面积限额制度直接对支柱型接续产业项目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为缓冲经济转型压力,确保全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区委、区政府依托区位地缘优势,积极引导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向外拓展木材开发领域,稳步推进对俄境外采伐加工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了这个区(局)境外木材生产加工总体规模,延深发展传统接续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蓬勃发展生态旅游业,这个区以“三优”文明城镇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开创生态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业,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增添强大动力。组织广大党员及职工群众义务献工建设生态城镇、生态公园,美化、亮化、绿化家园,服务发展。秉承不破坏树木、保留场地原生态特色原则,进一步优化设计,使生态公园项目建设展示出与自然天象相契合的主题。城镇生态公园占地面积6.3公顷,内植当地各种寒带特色苗木达21000余株,有较高的认知、观赏价值。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镇内伊勒呼里山庄等旅游景区,外扩开发南瓮河湿地旅游、库楚沟红色抗日旅游路线,叫响松岭绿色、红色、特色三大旅游品牌,将松岭开发建设成为园中镇,镇中园的生态旅游新镇。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35300人,旅游收入17万元。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