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4日讯 金秋九月,非公经济在全省各地尽展丰收喜悦: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社会贡献率逐步增大。非公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1990年第一家规模食品工业企业雀巢公司在双城落户安家开始,双城非公经济的发展就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上半年双城市引进项目57个,投资总额7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5个,仅南京雨润集团农副产品采购中心项目投资就超过10亿元,使双城实现了引进建设特大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双城仅仅是一个缩影。纵观全省各地,非公经济规模不断增大。上半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530.2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9.9%,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税收4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占全省税收比重的38.5%;实现进出口总额9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的57.2%。非公经济单位户数达到206.9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6%。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279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42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非公经济从业人员70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0万人。上半年市(地)非公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省有9个市(地)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发展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安达开发区,黑龙江安瑞佳(集团)有限公司厂门口的宣传板上赫然介绍着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的11万吨MTBE项目情况。而这种规模的投资项目在全省各地开发区并不罕见。上半年全省非公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7.8%。非公工业投资比重加大,食品工业占据主导。非公经济在工业领域投资411.5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1%。非公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加大,施工项目1814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0.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6个,比上年同期增长43.9%。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非公经济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一产25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二产10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三产125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非公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9.8:43.6:46.6,调整为10:40.2:49.8,产业结构呈三、二、一,三产增加值接近非公经济总量的50%。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非公经济规模以下工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经营状况稳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以下工业单位数达到13.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7.5亿元,占规模以下工业的15.6%;石油化工工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占规模以下工业的5.8%;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占规模以下工业的16.3%。上半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剩余订单增加,设备利用率提高,用工需求旺盛。非公经济已成为我省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