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水碧荷红美景满煤城——鹤岗实施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大变样
2011-09-04 09:58:5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司成斌 潘宏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4日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在外上大学的张昕媛暑假回到家乡鹤岗,看着家门口一池碧绿中点点粉红的荷花,禁不住随口吟念着《荷塘月色》中的美文。“家乡的变化太大了!过去黑乎乎的煤泥沟,现在变成了荷花池,太美了!”

  张昕媛家住兴安煤矿居民区,紧邻鹤岗市“南大门”出城公路,人们习惯叫它“南风景”。然而几十年来,洗煤厂排放的黑乎乎煤泥汤裹挟着生活废水流经这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大家戏称:“南风景”成了“难风景”。

  为彻底改变城市环境,今年初,鹤岗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三优”文明城,集中力量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公园建设实施改造,打造滨水森林城市。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杜吉明经过多次现场踏查,提出充分利用鹤岗市现有的水资源优势,大面积栽植荷花,营造城市新景观,实现荷香满煤城。

  4月,整治城市环境的第一场战役“治理南大门专项行动”打响。治理煤泥沟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据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洗煤企业清洗1吨原煤要使用2~3吨水,排放煤泥水不但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污染,而且流走的煤泥也是一种可利用资源。通过几个月的治理,鹤岗市37家洗煤企业洗煤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年减排废水600余万吨,回收煤泥40万吨,在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同时,又为洗煤企业创造了不菲的财富。

  市水务局承担南大门迎宾大道景观带及清源湖生态景区荷花池二期工程荷花、莲花栽种工作,共修建荷莲花池16.6万平方米,栽种荷花3.3万株、莲花1.5万株。在南大门小鹤立河和煤泥沟河道整治及荷花池建设中,他们高标准规划,连续奋战52天,完成投资192.6万元,对小鹤立河、煤泥沟清淤拓宽治理1.61万延长米,建设两个荷花池共计6.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达55亩,工程土方量累计26万立方米。专门从河北请来了种植荷花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强化管护,及时施肥促长、防治病虫害,目前荷花和睡莲长势良好,已全面盛开,昔日的煤泥沟已成为市民和游客观光驻足的好去处。与此同时,清源湖景区荷、莲花池二期工程也在推进实施中,共完成投资300万元,包括荷花池土方、栈桥亭台、喷泉和荷花种植四项工作。荷花种植面积将由原来的2万平方米扩建至10万平方米,点缀式种植荷花1万株、莲花5000株。

  8月31日,记者来到清源湖生态景区,10万平方米荷塘大小相连、错落有致,蒲绿荷红,岸柳低垂,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荷塘建成以来,每天赏荷游人络绎不绝,很多人甚至专程来荷塘看荷花。

  改建后的天水湖公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是大湖湖面及公园东侧栽植的荷花和红、黄、粉、白四种颜色的睡莲,形成了鹤岗城区独具品位的景观。目前,天水湖上,如伞荷叶、碧绿莲蓬已铺满水面,碧荷、粉莲也已陆续绽放,与周围的岛、桥、水、瀑、树、石相映成趣,园因水而生色,水因荷而增艳。

  在“南大门”迎宾大道东侧,6.6万平方米荷塘成为景观带上最靓丽的一颗明珠,阵阵微风中,荷叶如盘、荷花点点、荷香四溢,构成了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如画美景。70多岁的王大爷领着小孙子一边欣赏着荷花,一边感叹:“能在北方引进、种植荷花、莲花,而且当年种上、当年开花,真是不容易!如今的南风景真的有风景了!”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