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9月10日讯 棚户区曾是林区一道富有特色的风景,但如今却成为林区的伤疤。
“草苫房顶,报纸糊墙,四面透风,摇摇晃晃。塌着腰,拄着棍,滴滴答答漏着雨。外面雨,里边雨,外面下一片,里面下一串。”——林区人编的顺口溜这样描绘自己的房子。离开棚户房成为了林业人共同的心声。而今,在东京城林业局1.5万户林区职工通过棚改项目圆了“安居”梦。9日,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团走进了东京城林业局棚改建设现场。
69岁的李大爷是京东林业局的老职工,由于年纪大腿脚不很利索,老人以往很少外出。然而近日,老人却外出的十分频繁,而他所去的目的地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斗沟子镇的棚改新房建设现场,因为那里即将成为老人的新家所在地。今年年初,李大爷居住了半辈子的棚户区启动了拆迁工作,按照东京城林业局棚改政策,老人将在获得一套新楼房,为了配合工程建设,老人和老伴临时租住了一处住房。
9日7时许,记者来到了李大爷的出租屋。刚刚吃过早饭的李大爷便迫不及待地换好衣服,走出家门。“差不多每天都要去转转看看,就跟在那上班似的,天天报道。”老人的老伴一边把拐杖递给老人一边对记者说。“为什么每天都要去建设现场?”“盖的楼每天都在变样,看看有啥新变化,心理踏实。”“要住进新家了,现在是啥心情?”“有点像在做梦,高兴。”在一同前往斗沟子镇棚改新房建设现场的路上,老人告诉记者,“要不是赶上棚改的好政策,靠自己攒上10年的钱都未必能住上楼房。”一路上,老人的话不是很多,然而脸上却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步速虽然不是很快,但目光却一直在向张望。经过大约20分钟的路程,记者和李大爷来到了棚改新房建设现场。“李大爷又来看房了”现场施工的工人们和李大爷热情的打着招呼,由于经常来这里,老人和工人们已经十分熟悉。望着亮雪白的墙体、透亮的塑钢窗、紧密的防盗门,老人乐的合不拢嘴。指着其中一个窗口,老人告诉记者,“那将是我和老伴的新家,听工人说现在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入冬前我们就能住进暖和的新家了。”
采访中,东京城林业局党委张副书记告诉记者,东京城林业局第四社区的第四、五居民委所居住的是上世纪50年代后建成的第一批职工宿舍,也是局址地区居住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生活区。多年以来,由于该生活区的居住条件未曾改善,昔日的“幸福房”如今已变成“憋屈屋”,房屋低矮破旧,老少两代、三代“同吃同住”一院的现象举目皆是。为彻底改变该生活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该局首先通过道路改造解决了该生活区的行路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林业局充分利用国家、省及林业系统棚户区政策,以及企业改革发展后所积蓄的财力,进一步加快了林区棚改工作建设步伐,在2010年春季实施第二期21万平方米棚改工程后,又在同年入冬之际全面启动了第三期棚户区改造工程。
据介绍,投资2.96亿元的第三期棚改工程将新建镜林华庭、林兴家园小区、东盛家园小区、山上尔站小区、榆树川小区、廉租房共计63万平方米,惠及职工9250户。其中,维修改造职工住房5450户。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3年攻坚克难,目前,东京城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已达94万平方米,已使15000余户林业职工告别“蜗居”,圆了住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