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0日讯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月7日上午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在《规划》发布的同时,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官员对《规划》进行了现场解读。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形成10个产值过15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性龙头企业,20个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25%。
品读令人震撼的数字,业内人士欣喜相告:新材料产业即将迎来发展春天。
正致力于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黑龙江,怎样才能分享这份春天的喜悦呢?
寻找最佳契合点
黑龙江是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届新博会上,尽管与美铝集团、中国化工集团这样的新材料“大鳄”相比,龙江企业还显得弱小,但龙江企业的异常活跃却带来了无限商机。
在新博会这个大舞台上,国家、国际顶端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济济一堂,这对于龙江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开阔视野、提档升级的良机。《规划》的发布更令龙江新材料产业备受鼓舞。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却已在龙江大地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大项目建设火热进行,新材料产业基地日益崛起,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产品不断走向市场。新材料产业正在迸发出勃勃生机。201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22.96%。2011年1~6月份,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3%。如果说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洪流中的一股汹涌的浪潮,那么新材料产业无疑是卓立潮头的浪花一朵。
力争进入国家视野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布局上有所调整,选择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强的领域给予重点推进,并在产业布局上做出合理谋划,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国家将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龙江而言,纳入国家这个“大盘子”尤为重要。
目前,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以大庆为中心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牡丹江为主的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以鸡西、鹤岗为中心的石墨产业基地,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东安发动机集团锻铸分公司为龙头的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基地。并建立了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牡丹江国家特种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大庆宏伟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大庆新型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4家国家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新材料产业基地已粗具雏形。省工信委主任孙珅说,新博会的举办,中外客商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黑龙江新材料产业,这对于各方支持、推动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设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如果我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能够进入国家视野,就会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为此,龙江各方一定做出努力。
发展彰显龙江特色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项目,对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6类新材料进行重点支持。
抓住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品种,发展龙江新材料产业,就是和上了国家节拍。
此前编制的《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讨论稿)中,对“十二五”期间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有所界定。据透露,6大类新材料产品将获得长足发展。黑龙江省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发展的重点是硅基半导体材料多晶硅、单晶硅及其制品;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发展的重点是高性能合金钢棒材、高性能合金钢锻件、Ⅲ级及以上螺纹钢筋、新型铝镁及合金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发展重点是改性通用塑料及专用料、精细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合成纤维、新型化工建筑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重点是碳化硼和碳化硅及其制品、高端石墨及制品、特种纸、人工晶体、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重点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前沿新材料发展重点是生物材料、纳米材料。
省工信委主任孙珅说,我省确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更具龙江特色。这些产品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品。下一步,省工信委要和企业一起研究重点产品的发展方向,既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又要彰显龙江特色。
对于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而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一个新的起点,龙江企业惟有快马加鞭,才能抢占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