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走森工 看天保】清河林区蓝莓之花精彩绽放
2011-09-13 10:58: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博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省最大的蓝莓种苗繁育基地在清河林业局建成。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东北网9月13日讯(记者李博 高长利) 依林而生,依林而居,林木赋予了林区人让生命得以维继的精神寄托与丰硕之果。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我省森工林区,和林区人共同体味丰收的喜悦。

  经过5年的建设经营,占地100公顷、我省最大的蓝莓种苗繁育基地已在清河林业局初具规模。以蓝莓为主线,打造循环经济,带动当地人民共同致富,清河林业局开辟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致富新路。

 
清河林区的蓝莓种苗繁育大棚。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把握机遇看前景 定格蓝莓特色经济产业

  蓝紫色果实,精致俏丽,近年来渐入国人视野的蓝莓,因其丰富的花青素含量,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竞相追捧,相关产品热销国内外。

  在黑龙江,野生蓝莓资源占到全国的90%,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由于产量有限,再加上国家对于野生资源的保护,野生蓝莓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

  清河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拥有较长的无霜期,偏酸性土壤,土地农药残留较少,非常适宜蓝莓种植。

  林区人敏锐发现蓝莓市场的大好前景后,清河林业局乘势而上,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决定把发展蓝莓产业作为林区绿色、特色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在林区形成产业链,带动林区物资、运输业和劳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林区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


 
黑龙江省欧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清河开设的蓝莓饮料加工厂。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优惠政策出台 大力招商引资

  熟化林地种植蓝莓30年一次性交费,每公顷只收2万元——优惠政策一出台,便吸引众多省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发展蓝莓产业。据介绍,全局目前已通过招商引资种植蓝莓409.36公顷。

  通过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清河林业局建起蓝莓加工厂,研制生产的蓝莓饮料、蓝莓红酒、蓝莓原浆、蓝莓口服液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在林区内部,清河林业局鼓励职工群众发展蓝莓种植。对林区职工群众每户无偿提供2亩地种植蓝莓,30年免收土地承包费,规模种植的一次交费每公顷2万元。目前职工群众种植蓝莓26.06公顷。

  小蓝莓托起林区经济一片天,日渐成为林区人致富的铺路石。目前,清河林业局已建成蓝莓种植基地435公顷,今年可实现产值1400万元。

  “省委书记吉炳轩高度关心蓝莓产业的发展,要求我们把清河林业局建成黑龙江省的蓝莓生产加工基地,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蓝莓产业的信心。”林业局负责人对蓝莓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清河林区正在建设中的万头猪场猪舍。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成立合作社 打造循环经济

  刘宏伟,黑龙江省欧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来清河投资蓝莓产业,从整地种植到苗木繁育,5年的时间,建成了黑龙江省最大的蓝莓种苗繁育基地,该基地目前已进入丰产期,预计明年产量在200吨左右,后年可达到500吨。

  据刘宏伟介绍,公司出苗,农户出地,待果实成熟后按市场价格对蓝莓成果进行回收。依托企业的发展,清河林业局诚信合作社于去年成立,现有50多户林业居民加入,既扩大了蓝莓的种植规模,增大产量,对于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卖种苗对于我来说,不是初衷”,刘宏伟说,“要依托蓝莓,发展循环经济,让小蓝莓有更大的产出。”

  为保障蓝莓天然安全产出,企业系列配套项目陆续开工——由配置饲料,建成万头猪厂,保障肥料的安全供给;蓝莓饮料,蓝莓蜂蜜,蓝莓果酱,蓝莓茶等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正有序进行中……,刘宏伟对于蓝莓产业的发展形容为“景致纷呈”,“信心十足”。


 
在冷库储存的蓝莓果实。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开发蓝莓采摘游 创造经济新亮点

  随着林区原始森林、漂流、悬羊岭登山和槟榔寨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清河林业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在把蓝莓产业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清河林业局又适时开发了蓝莓采摘游项目。

  入夏以来,来自辽宁大连、沈阳、长春及省内哈尔滨、佳木斯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向往自然,向往绿色的愿望在清河林区得到了实现,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促进,收效实现新亮点。

  行走在林区,眼前满是意味深长的盈盈绿意。“实施天保工程,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小蓝莓在黑龙江林区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林区人对小蓝莓情有独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