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3日讯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伊春市五营区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泛开展党建工作联抓、助贫济困联扶、文明新风联倡、平安和谐联创、公益事业联办的“五联”活动,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创新。
党建工作联抓,共促发展进步。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积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搭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镇区内单位在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认真开展“机关支部进社区、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邀请区司法局、科协、安监局等驻区单位领导,进行法律、科普、安全知识讲座。今年全区共结成党组织联建对子33个,覆盖率达到75%。二是抓好制度建设。每月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将联建情况纳入区属各单位工作目标实绩考核体系,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一同安排部署,实现同频共振。三是创新工作模式。各单位在发展党员、干部提拔使用上,深入到社区调查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在孝敬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服务居民群众等方面的现实表现,以此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助贫济困联扶,共谋经济发展。通过构建社区帮贫助困“三大平台”,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一是搭建“爱心超市”平台。以“党群共建、工商联扶”的方式,分别在处于中心地段的位置,建立了育林社区“爱心超市”、建林社区“爱心超市”,截至目前,“爱心超市”收到各类物品价值2万多元,救助困难群众344人。二是搭建“捐资助学”平台。组织动员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开展“圆梦行动”,得到广大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先后资助贫困学生159人,金额达4.2万元。三是搭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平台。依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利用辖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中介培训机构等资源,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木耳种植技术、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松林社区党员韩国财通过学习黑木耳地栽技术,使原本贫困的家庭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目前,已经先后进行各类培训800余人次。
文明新风联倡,共享精彩生活。指导各社区党组织着眼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与驻区单位共同兴办社区文化事业,倡导文明健康的社区风尚。一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邀请宣传部门和党校有关人员深入社区宣讲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聘请外地创业人员讲述他们的创业史,增强了广大居民的竞争发展意识。二是开展基层文化年活动。以楼院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体联谊活动和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成功举办了四届“邻居节”,并与地税局、公安局等单位联合开展迎庆建党9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三是开展环保进万家活动。社区环保志愿者向广大群众发放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小常识等资料,并在辖区企事业单位、工商个体户中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改造完善新建居民小区绿化建设,巩固提升清洁、整齐、优美的社区环境。
平安和谐联创,共抓社会管理。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区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健全治安防控网络和平安服务体系。一是构建网络,整体防控。成立了由社区、公安、物业等部门领导参加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社区综治小组、共青团、妇委会、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成的治安联动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做到组织领导有力,制度机制健全,各负其职,各尽其能,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突出重点,有效防控。认真做好重点人员防范控制工作,使包保责任得到了充分落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不失控、有效果。三是预防为主,科学布控。加强了义务巡逻队建设,组织动员辖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参加义务巡逻队。巡逻队每天坚持巡防8小时,每月不定期集中巡逻8次,使社区居民安全得到保障。
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温情社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的人才、信息优势,共同开展政策宣传、帮困助学、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便民服务活动,为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奉献爱心,使残疾人、贫困户和下岗职工的生活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助。同时,积极与民政、妇联、社保、工会等部门联系,建立健全了培训、帮扶、激励机制,对下岗失业党员进行再就业和技能培训。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下岗职工党员268人(次),152人实现了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