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森工 看天保】通北林区百姓的幸福新家园
2011-09-14 06:16: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崔福山 高长利 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改造后的通北林业局林场居民区。

  东北网9月14日讯(崔福山 记者 高长利 李博)初秋九月,一步入通北林业局,一股蓬勃发展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座座塔吊,幢幢新楼,高低错落,整齐排列;块块绿地,片片人工林,绿意无限,充满生机;人们笑脸飞扬,喜迁新居……

  借助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有利契机,通北林业局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全力打造园林式新城镇,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流光溢彩的美丽画卷。

  棚改惠民 为林区职工撑起幸福绿荫

  9月1日,在通北棚改小区建设现场,楼房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收尾工作。经过数次约访,记者终于见到了林业局分管城建的副局长毛海。

  “棚户区改造关系民生之本,做不好对不住5万林区百姓。从开工建设到楼房竣工,我们局领导一直都蹲在施工现场。”憨厚的毛海皮肤黝黑,在工地看起来更像个建筑工人。


孙福学(左三)等通北林业局领导在规划建设蓝图。.

  “今年全局完成30万平方米棚改工程,将一圆6000户职工的安居梦想。”站在一旁的林业局局长孙福学满是自豪地说,“今年的棚改任务完成后,局址将彻底消灭平房,林场全部消灭泥草房,实现局址住宅楼房化,林场住宅砖瓦化。”

  “弯着腰,拄着棍,披头散发掉眼泪。”这一度是通北林区人的居住环境写照。说起过去的情形,林区职工异口同声地称“那叫一个苦”。

  受国家投资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林业局局址形成了大量的“板夹泥儿”、“简易房”。一到雨季,屋外大雨,屋里小雨。冬天来了,房子四处漏风,冷了身体,寒了人心。

  过度采伐,产业单一,林业局一度陷入“两危”困局,5万人的林业局竟有3万多背井离乡,外出谋生。

  发展产业,富民兴林;发展事业,惠及民生。告别脏乱差的环境,摘掉“穷乱差”的帽子,为林区群众缔造起一片幸福家园。困难面前,通北林业局敢为人先。

  忍辱负重,厚积薄发。奋发加实干,十余年间,通北林业局悄然完成蜕变——细化林产工业加工,发展民营企业,打造亚洲最大的白桦雕花牙签集散基地,“小牙签做成了大产业”;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展家庭农场,以农养林,65万亩耕地成为职工致富的“提款机”。

  2010年,通北林业局林产工业实现产值2.1亿元,粮豆总产量2.2亿斤,产值达到3.6亿元,林场所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大的民生。”林业局局长孙福学、党委书记崔福荣一致认准了这个理。

  “再造一个新通北”。腰包日益鼓起来的通北林区人,把惠及民生的目光放在了“为百姓缔造幸福家园”上。

  2009年以来,通北林业局开始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邀请专家高标准制定规划。他们把城市化发展方向做为局址建设的总体定位,着力建设一个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城市,把通北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带动功能、充满生机活力、产业完备发达、优雅宜居的林区新城。

 


 


通北林业局棚户区改造中的新家园。

     心系民生 为林区百姓建设宜居新城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的晚年能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度过!”在宽敞明亮的新居里,75岁的老林业职工程玉新眼含泪花。

  抢抓机遇,真抓实干,通林人亮出了实力、魄力。三年规划新建总面积53.6万平方米,户数10720户。2009年当年建设楼房21栋,面积8.5万平方米,1700戶居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楼,住宅楼建设規模相当于建局52年以来楼房建设面积的总和。2010年完成13.6万平方米,2720户喜迁新居。今年计划改造30万平方米,惠及6000户居民。

  作为国家实施棚改工程的决策地,通北林业局在棚改实践中为森工系统创造出独到的“通林经验”。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对此高度评价:“通林经验”是紧紧围绕国家惠及民生政策的一次实验,是新时代林业企业自力更生谋发展的一次实践。

  “规划一张图、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在建设中,通北林业局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分配,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建设相结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全程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

  既要住的好,还要花钱少。为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林业局一班人精打细算出了名,“抠到了家”。大宗物资采购,由作风严谨的检察院原检察长主办,采取淡季采购储存的办法,仅水泥、钢材两项三年就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

  先建后拆、有序回迁。在入户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年老体弱行走困难的特殊群体给予安排低层楼、改造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安排临街门市房、其他动迁户安排三层以上住宅楼抓阄入住的办法,“拆迁没有一个上访户”。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就是惠及民生。为方便搬迁居民装修,棚改中职工每平方米应缴的400元款项可以分批缓交或免交。林区百姓不花一分钱,就拿到了新楼的钥匙,乐得合不拢嘴。

  “拆一区,绿一片”。这个局在城镇建设中加大了绿化力度,坚持修一路、绿两线,局址植绿化树24081株,种植草坪3万多平米,花卉6000多平米,在局址建成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森林公园,优雅宜居的城市已见雏形。

  本着改造建城、制度管城、产业兴城、绿树围城、道路环城的思路,重新构建局址交通网络,建设三纵七横的局址道路,打造网格化交通系统,让局址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以局址兴林大街为中心,规划出工业产业园区、商业服务区、休闲娱乐区和生活居住区,新建两条商业街,构筑“一个中心”带动、“两翼”互动齐飞的科学发展布局。

  ……


通北林业局新家园小区。

  放眼美丽的通北小城,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海中,森林生态小城镇已现雏形。如今的新通林,完成了他的凤凰涅槃。

  “我们将不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品味,让每一个林区人都生活在幸福、和谐的美丽家园中。”在林业局繁华的中央大街上,眼望着即将竣工的新建小区,孙福学对林区的未来充满希望。

  3年间,通北林业局全面实现了“改头换面”,一个欣欣向荣的公园式生态林区小镇已经定格。

 

  “按照规划,局址东西两侧的两个主题绿地公园明年建好之后,就可以自豪地对通北林区百姓说,我们生活的这片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型家园,各项指标都是一流的,尤其是绿化率更是高达40%”,孙福学说,“我理想中的幸福家园,就应该是被绿树环抱着的。”

  到2012年,一个道路宽阔、楼房林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整洁美观、品位高雅的通北新林城将矗立在龙江大地。

 


 


通北林业局新居民区一角。

通北林业局新貌。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