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讯 9月13日,记者在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动迁安置楼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十多名建筑工人正在挖桩坑。在他们身后,塔吊挥舞着长臂正在加紧搬运材料,一幢幢身“穿”安全网的经济适用房正在慢慢长高。
“整个项目建设面积共2.16万平方米,能容纳住户335户。目前已开工1.35万平方米,其中2栋楼已完成封顶。”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200多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
据了解,今年大庆市经济适用房主要围绕解决零星棚户区改造中回迁家庭住房问题、铁路等国有困难企业职工住房问题和驻庆部队官兵住房问题三个方面建设。截至目前,大庆市已核准项目12个,立项11个,计划建设面积31.83万平方米,房屋4371套,现已开工福民苑三期回迁住宅、消防支队自建住房、建筑安装集团自建住房、月亮湖小区住房、萨中油田主产能区回迁楼、筑安集团自建住房、刘家屯董家屯动迁安置楼、高台子镇动迁安置楼、富强村改造回迁楼和驻庆部队二期住房等10个项目,面积19.91万平方米,2554套,开工率高达九成。
“以前住的平房黑暗破旧,现在住的楼房干净明亮,真幸福。”刚刚搬进萨尔图区馨民苑小区的回迁户陈萍,看着宽敞明亮的房屋,脸上溢满知足的笑容。馨民苑小区是萨中油田主产能区回迁楼的三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之一,总投资1.3亿元,建有楼房32栋,建筑面积9.56万平方米,能安置居民1520户。目前,回迁居民已全都领到了房门钥匙,住进了崭新的楼房。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住房,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一直是大庆市关注的重点。为此,大庆市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确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方式。在适度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大庆市还试点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建设公租房11栋,8.5万平方米、880套。此外,大庆市廉租住房面积保障标准由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平方米提高至10平方米。这一系列举措,使更多的人群受益。
大庆市还进一步强化项目推进,实行分管领导直接抓的上下联动机制,同时明确了各级房管、建设、国土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合力,千方百计保证保障性住房质量,保障低收入家庭住上放心房、满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