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街上的占道修车。
道里区执法局清理占道汽配。
东北网9月14日讯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通达街、光华街、宣化街等地段汽修汽配占道严重影响市民正常通行和生活安宁。据了解,几条街上的汽修汽配占道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汽车修配店面的不断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生活和市容环境,成为了一个很难根治的顽疾。
密集占道通行不便 污水遍地噪声不断
9月9日,记者来到了通达街的建国与新阳路段,看到道路两侧密密麻麻有近70家汽修与汽配店面,本来就不宽敞的人行道上堆放了很多汽车零部件、润滑油桶、轮胎、汽车装饰材料,还有不少卡车随意停在马路边,由店里的修理工现场为其更换零部件。记者在一家名为江淮汽配的店面前,看到不少钢圈和汽车保险杠被肆意地摆在人行道上,行人走到此处都要绕行,十分不便;在另一家名为车用龙华润滑油的店前,业主将60多桶润滑油堆放在人行道上,既占道又影响市容。在名为永安首钢板簧店前,运货三轮车挤占了人行道,地上凌乱地放着许多汽车弓板。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光华街,光华街上共有60多家汽车维修店,两百多米长的街上几乎每家门口都停了好几辆车,有的人行道上停不下还停到了马路上,为汽车现场修理、喷漆美容,街道两旁污水遍地,噪音不断,喷漆气味刺鼻,影响市民生活的同时也毁损了市容市貌。居住在附近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光华街附近住了五六年了,每当楼下的汽修营业时就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味道,非常难闻,汽修机器噪音经常到深夜,干扰附近居民正常休息不说,甚至都不敢开窗通风。
商业竞争致恶性循环 业户守法能力待提高
修车属汽车行业的衍生行业,其主要是为汽车用户提供汽车保养、装饰、维修等相关服务。近几年,随着我市汽车用户的大量增加,为汽车修理装饰业创造了良好商机,推动了修车经营商户的迅速膨胀。
道里工商联建国地区商会的李书记介绍,通达街上密集经营的汽修店面的情况,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只有几家国营的汽配单位,后来由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更,增加到了现今的四五百家,经营内容由原来单一的汽车维修发展到现在的汽车配件、润滑油、汽车装饰美容等多个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业主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抢占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想办法竞相将店里的汽修产品和服务呈现在客户面前,于是就摆在了人行道、马路上。
此外,汽修占道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乏专业经营场地。大部分经营商户都是只租用几间门面房,没有维修装饰车辆的专用场地,作业室内也不具备合理的维修和排水设施,但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商家仍然不顾市容管理条例和规定坚持违章占用人行道甚至行车道经营汽修,形成了现在占道修车洗车严重泛滥的局面。李书记告诉记者,商会已经配合道里区执法部门对此条街上的占道现象多次治理,但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和商户守法能力较低的影响,每当有所改善后时常又会出现回潮现象,令人十分头疼。
建专用园区以解燃眉之急 加大整治力度请市民监督
日前,道里区执法局对通达街、建国街、新阳路等路段的汽配占道情况进行了检查,依法没收了摆占在人行道上的汽车零配件和润滑油,并下发了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执法局八科郝科长对记者讲,通达街上的汽修占道现象由来已久并已多次整治过,但是业户们仍然反复占道,这些年来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难以根治的顽疾。
商会吕会长讲,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应在城乡接合处建立大规模的汽修专用园区和大型汽配城,让商户们有专用的经营场地,并实行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规范汽修市场,减少商户们互相竞争攀比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继续有效发挥商会的职能,用多种形式加强与商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商户们的安全守法和文明经营的宣传,提高该行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吕会长说,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联合交通和执法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治理,坚决杜绝占道修车现象,要求所有占道汽修商户全部入场经营不得出区域经营,同时商户负责对其门前的人行道进行维修,保证完好,在经营时不得损坏人行道,不得造成污水横流,汽配物件不得在人行道上堆放或丢弃,要保证人行道正常通行,维护我们整洁的市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