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讯 大兴安岭地区紧紧抓住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把学前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研究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力以赴抓好目标任务落实,力争率先实现普及学前教育和免费学前教育。
打好“普幼”攻坚战。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像抓‘普九’一样打好‘普幼’攻坚战”。行署与县、区政府(林业局)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和义务。将幼儿园建设作为全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纳入重点督办项目。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地区每年设立150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发展资金,以“同建同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县、区、局幼儿园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改扩建的幼儿园,地区按基本建设资金总额的80%进行匹配,设备购置资金地区匹配50%。今年把家庭困难儿童入园纳入“阳光工程”助学体系中,给予每人每月50元困难补助,保障所有儿童都能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探索免费学前教育。今年,新林区开展了12年免费教育试点工作,试行学前三年教育免费,公办幼儿园可接纳90%以上的儿童入园。新林区共有2所公办幼儿园,全部实现免费学前教育,并预计在没有公办幼儿园的林场、村屯对民办幼儿园予以财政补贴试点,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办园水平,普及优质学前教育。同时我区积极探索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试点,在人口较少,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阿木尔林业局开展了“托幼一体化”试点,将0~3岁婴幼儿纳入教育规划中一并考虑。地区现已组织10所幼儿园园长赴上海考察学习,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构建“公办主体”体系。目前,全区有幼儿园113所,公办园18所,在园幼儿5715人,占适龄幼儿总数的56%。本着“政府主导,公办主体”的思路和管用、够用、适用的原则,我区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区新建14所幼儿园,改扩建10所现有幼儿园,利用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改建21所幼儿园,共计45所幼儿园,可接纳8100名儿童入园。 根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全区将新建5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可接纳4050名儿童入园。目前呼玛县、松岭区、呼中区、塔河县、漠河县共12所幼儿园已经开工;新林区、松岭区、加区共5所幼儿园已规划设计完毕,开始施工;图强、阿木尔、韩家园林业局共3所幼儿园也已规划设计完毕;漠河县新建2所幼儿园已选址规划设计完毕,全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正在大踏步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