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新华社]笔书万千丰收豪情
2011-09-15 09:29:4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徐宜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初秋时节,我们一行十多人的采访团队,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节拍,驱车3000多公里,深入大庆、绥化、哈尔滨方正和农垦九三、建三江管理局,提前感受“中华大粮仓”丰收的喜悦。

  一周多时间里,我们时刻感受着这片黑土地的神奇。所到之处,稻穗飘香、高粱泛红、豆荚饱满、玉米结实,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那首《北大荒的歌》似乎时刻在耳畔响起——“这神奇迷幻的北大荒/广袤的沃野锦绣万里/这片插一杆笔也扑棱棱长出诗歌的黑土地/如今饱蘸着灿烂的阳光/远处/传来了共和国大粮仓的铿锵旋律。”

  其实,在喜悦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黑龙江人的不懈努力和真情付出。从北大荒开发建设60多年来的感天动地,到每一寸黑土地上龙江人的敢于担当,从现代化大农业,到农民自发的大合作,黑龙江人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经过精心打磨,新华社播发了通讯《肥沃黑土地,中华大粮仓》、评论《打牢基础,粮安天下》和消息稿《“北大仓”今年粮食总产有望超过1150亿斤实现“八连增”》三篇稿件,其中通讯被《新华每日电讯》头版重点采用,第一时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北大仓”丰收的喜讯,也向物价高企的市场发出了一个积极信号。

  但笔墨万千难抒丰收豪情,寥寥数千字,不足以总结黑龙江省多年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不足以感谢黑龙江人的巨大牺牲。

  我们也同时感受到,仅有千亿斤的产量,并不等于拥有千亿斤的产能,我国粮食总产即使实现“八连增”,但水利等农业设施欠账太多,我们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粮食生产时刻不能放松。因此,“打牢基础,粮安天下”这个中心思想,在评论稿件中得以体现。

  每一次走近黑土地,收获的都不仅仅是一两篇稿件,而是这片神奇黑土地给人带来的精神力量。还记得诗人郭小川的著名诗作《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吗?

  ——“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这北大荒的土地上,每一个故事,都值得铭记。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