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吉炳轩:努力建设更加富饶文明秀美的黑龙江
2011-09-20 08:06:3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伟 焦明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20日讯 全省旅游名镇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9月16日至19日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领导,攻坚克难,坚持做到贯彻决策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鼓足干劲不懈怠,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点旅游名镇建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努力把龙江大地建设得更加富饶、更加文明、更加秀美。

  省长王宪魁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杜宇新,省领导杜家毫、刘国中、吕维峰、于莎燕,哈尔滨市市长林铎出席会议。

  16日至18日,与会者对我省旅游名镇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观摩,先后考察了黑瞎子岛、七星农场、名山镇、镜泊小镇、亚布力镇等5个重点旅游名镇,同江市街津口乡渔业村、萝北名山镇名山村、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和元宝镇元宝村、肇东市五站镇东安村6个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示范村,宁安市江南明星社区、肇东市五里明镇五里明村和肇东镇东跃村、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田园新市镇、宾县宾州镇友联村等5个新农村建设点现场。一个个魅力四射的旅游名镇,让大家流连忘返;一个个面貌一新的新农村,让大家惊叹不已。与会者表示,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保证了省委决策同地方落实的有机统一,典型引路与统筹推进的有机统一,上层构想与基层实践的有机统一,典型标杆体现出的好经验、新做法让与会者受益多多。所参观的旅游名镇和新农村建设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让大家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会后,一定要对照标杆、查找不足,把看到的经验做法学习好,把学到的方式方法运用好,把做出的任务安排落实好,高效完成旅游名镇和新农村建设任务。

  会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省财政厅、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市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重点旅游名镇建设情况,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双鸭山市、绥化市、尚志市、宁安市、北安市、依安县依龙镇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新农村建设情况。

  吉炳轩在讲话中指出,年初以来,全省上下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有效抓手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推进措施,加大建设力度,有力推动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由开展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广大干部群众从试点村特别是省级重点示范村的建设中看到了变化、增强了信心,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呈现出竞相发展、全面推进的喜人局面。由单项建设向统筹发展转变,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统筹推进,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多元投入转变,多形式、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村企共建、金融支持、宅基地置换等多渠道建设的新路子。由政策扶持向制度保障转变,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了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并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有效激发新农村建设内在活力。

  吉炳轩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的“十大工程”之一,对于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把现代化大农业作为农村最重要的产业,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大中型农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建设,积极引导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绿色食品产业、优质畜牧业、农村服务业,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要突出抓好农民增收。通过发展产业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扩大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土地流转不断增加土地性收入,通过改善住房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市场手段不断增加现金收入。要突出抓好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各类设施布局,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批高标准优质工程。要突出抓好农房改造。全面落实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的安排部署,确保今年如期完成22万套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完成全省泥草房改造,重点抓好128个整村泥草房改造试点,注重搞好农房建设改造规划,让农民住上舒心房。要突出抓好环境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农村改灶、改厕、改圈,努力抓好村屯绿化,加大重点部位整治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要突出抓好公共服务。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村村大学生”计划,尽快改善农村学校校舍、设备等教学条件,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大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要突出抓好垦地共建。努力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坚持规划共建、生产共建、城镇共建,进一步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推进垦地合作共建有更新发展、更大发展。要突出抓好配套改革。深化农业生产关系、土地经营制度、农村户籍制度、农技推广体系等各项改革,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吉炳轩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必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统筹规划,加强指导,重点推进,搞好服务。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坚持“近郊村城市化,远郊村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能够城镇化的村屯率先实现城镇化,暂时不具备城镇化条件的也要向农民新型社区方向发展。城镇化建设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出发做好规划。对农民积极撤屯并村建设小城镇和在现有村屯基础上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做法都要支持保护,在支持保护中进行指导和引导,帮助农民把好事办好。要处理好典型引路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建设,没有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发展速度就不可能这么快,质量也不可能这么高。注重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导,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以典型带动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要处理好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更需要市场的运作推动。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把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好,为市场开发创造条件。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土地置换、金融支持等多元化投入新路子,通过市场运作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部门帮建与群众自建的关系。帮建工作主要是帮,是辅而不是主,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着眼于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扎实有效开展帮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参与进来,教育农民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要处理好推进建设与强化管理的关系。在大规模进行城乡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理问题。坚持把工程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确保把新农村建设每一项工程都建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省委十届十七次全会建设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幸福龙江的目标要求,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王宪魁在讲话中强调,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用新思路、新方法,把生产搞上去,把农民收入搞上去,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让村级积累壮大起来,有能力靠自己建设新农村。必须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市场经济理论再学习、再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生产发展问题。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主要是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重点解决好“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的矛盾。必须引导农民逐步由生产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由过去研究“田间地头”多,向研究“市场端头”转变,由传统发展模式向打造农业大产业转变,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王宪魁强调,要强化农产品营销,让农民既成为生产主体又成为生产经营主体,既要种得好,也要卖得好。今后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进一步增强对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品牌建设、物流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闯市场能力。积极探索新的粮食销售方式,让农民在销售环节得到更多收益。建立农民自己的营销队伍,搞好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让加工企业、营销队伍与仓储企业形成竞争之势,使农民在三者博弈中得利。变坐等收购为主动营销,培养自己的销售大户和经纪人。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既要种粮食,保证粮食安全,也要种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要尊重自然和市场两个规律,深入研究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积极调整农业产出结构,在“绿”字和“特”字上下功夫,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瓜菜、马铃薯、花卉、苗木等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种养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既要打造农业大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又要招商引资上项目,摆入县(市)园区,实行分税留成,壮大村级集体积累。要以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产业、用市场化思维经营农业产业,带动其它农业产业发展,尽快改变产业发育落后局面,推动“大粮仓”向“大厨房”、“大产业”转变,让农民更多地从加工环节得利增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赢。要搞好服务,发展劳务产业,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站在城乡一体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加快农民变市民,快速增加收入。搞好培训、维权等服务,积极鼓励农民创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创造条件。要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经营效益。要抓住机遇,明确各级政府在调整生产关系中的主体责任,统筹做好土地规模经营工作,让农民在规模经营中增效益。为土地流转搭建平台,健全流转服务体系,培育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以合作化推动规模化。

  吉炳轩在讲话中指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重点旅游名镇决策部署以来,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地)、农垦总局、森工总局都高度重视,科学组织,强力推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重点旅游名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日益明显。规划品质明显提升,重点旅游名镇将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总体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设施日趋完备,服务功能加速升级,市政项目扎实推进。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景区、精品景点、精品景观。推进措施更加有力,有关部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协同作战、专项推进,深入一线现场办公,面对面地解决困难和问题。带动效应日益明显,以景区发展城镇,以城镇支撑景区,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吉炳轩强调,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二个字:抓紧。要切实加快工程进度。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时间,加快完成全年建设任务。相关部门要组成专项督导组,深入施工现场,一个镇一个镇检查指导,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落实。有关市(地)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项推进组,细化责任,跟踪问效。各建设施工单位要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高质量、高水准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要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始终注意把景区景点景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精品景区、景点、景观。注意把旅游名镇建设成新的景区,构筑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交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人性化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构建干净、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景区景点景观项目,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全面提升景区品位,塑造龙江旅游新形象。要高度重视产业开发。突出发展旅游这个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做活特色产业,叫响特色品牌,打造特色集群,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等现代工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北国风情游、创业文化游等旅游产业,特别注意加快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让广大游客住得有档次、乐得有品位、吃得有特色,能留得住、玩得好,聚住人气。要努力注入文化内涵。彰显龙江浓郁淳朴的白山黑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冰雪文化、生态文化、异国风情文化和创业奉献、改革创新文化,注意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确立特色文化主题,塑造文化魅力形象,切实把旅游名镇建出特点、建出个性、建出精气神。通过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叫响、世界知名的重点旅游名镇,使旅游名镇熠熠生辉。要严格进行生态保护。既要充分彰显我省自然、质朴、大气、豪迈的北国风情,更要努力保护好这罕见难得的秀美风光,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努力将旅游名镇建设成为产业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生态环境友好型区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王宪魁在讲话中强调,打造旅游名镇,要搞好产业定位和产业配套。根据自身具有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合理地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注重突出发挥旅游业的产业联动优势和产业辐射功能,引导各种资本、资源和要素向旅游名镇有效聚集。要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拉动旅游消费。把建设旅游名镇作为一个大产业来经营,尽快开发旅游消费的产业项目,把旅游消费对象转向省外和国外,努力满足各类旅游消费需求。要切实抓好宜游、宜居、宜业、宜商环境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努力为前来居住者提供好环境、好房子。完善投资创业和兴业的基础条件,不断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相关商务活动向旅游名镇集聚,逐步形成旅游名镇的生活人口、旅游者、创业者和商务活动的人气效应,促进旅游经济加快发展。要创新投资、经营和管理机制。建立以政府有限投资为引导的市场化投资机制,建立旅游名镇建设开发经营机制,建立旅游名镇科学管理机制,增强旅游名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杜家毫、吕维峰、于莎燕在讲话中对近年来我省新农村和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新农村建设和重点旅游名镇建设的认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定信心,持之以恒,集中力量,形成合力,继续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落实。他们就实际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好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直有关单位和各地市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地分管负责同志,相关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