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0日讯 佳木斯市就业局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入手,从搭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服务平台抓起,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系统,实现了就业业务经办信息化、就业管理规范化和就业服务人本化。
近年来,佳木斯市就业工作得到迅猛发展,呈现了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结构日趋合理、就业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供大于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等严峻的形势,存在着求职用工不匹配、对接服务不到位等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求职招聘四处奔走、耗时费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供求双方对接渠道不通、对接不畅等问题过去一直是佳木斯市人力资源供求双方意见较大的焦点问题,也是就业部门多年来想要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重点和难点。
今年,佳木斯市就业局筹集资金150万元,开发建设的佳木斯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系统在全市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佳木斯市公共就业服务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现在,在佳木斯市任何一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只要工作人员在系统上录入求职者的求职地域需求、薪金或工种需求等任何一条信息,鼠标一点,符合条件的企业招聘信息在1秒钟内就会自动生成,一目了然地显示在你面前,真正实现“一点登陆,全市查询,自动匹配”。
下岗职工,前进区站前南社区居民张万杰,家有70多岁的老母亲和上初中的孩子需要照顾,一直想在家门口找一份月工资1000元并可作兼职的家政服务员工作,但由于信息不畅,今年一季度往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市场不知跑了多少个来回,每一次都因薪金、待遇不高、离家远等原因而求职失败。如今,不出社区,在家门口一登陆系统,符合其条件的十多条招聘信息一下子印入眼帘,通过电话联系,当天她就和一家家政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据了解,这个系统的功能不止有效缓解了求职招聘难,它还设置了小额担保贷款申报经办、社区平台管理、社保补贴审批发放、创业项目推介、就业培训报名等多项功能,不但对求职人员的性别、区域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求职择业意愿、培训意向、创业意向、小额贷款申报、社保补贴申领信息及用工单位信息等五十多项数据能适时作出精确的统计,还能动态掌握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变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就业服务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大明宝贝面粉公司是佳木斯市一家面粉生产加工企业,过去招不到“成手工人”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头疼的事儿,现在通过系统仅用半天时间就招用了3名符合条件的车间工人,助推了企业的发展。
系统应用以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根据系统统计分析的数据,有针对性实施就业援助,从而使佳木斯市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就业稳定性大大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佳木斯市就业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市25个街道、69个乡镇、284个社区和97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实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服务功能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城市乡村全覆盖。全市实现城镇新就业72413人,新增就业6257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463人,职业介绍成功人数38533人;为207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523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到99.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0%,低于省下达指标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