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卖货“忽悠人” 公交车上多年“潜伏”“销售小分队”
2011-09-21 10:28:2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刘茜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1日讯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反映,6路公交车上屡屡出现“流动销售人员”,不断地向车上乘客兜售小商品。就此,记者联系到原6路公交车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听他向记者揭露其中的种种隐情。

  据介绍,车上的“流动销售人员”是一伙有组织的“小团体”。之所以选择这条线路兜售商品,是由于6路公交的始发和终点站分别为哈站和哈东站,途经博物馆、秋林公司、哈工程大学、太平桥等人群密集、流动量大的站点,沿途上下车的乘客比较多。“销售人员”通常于上午十点钟左右,在哈站和哈东站或太平桥站上车,一般“坐个两三站就下”。“销售人员”一上车,便开始对乘客进行“忽悠”。他们自称是某公司的工作人员,胸前还挂着“胸牌”。经他们出售的商品大多为戒指、项链、纪念币等一些小物件,并称是该单位为“回馈”消费者的“特价优惠商品”,每个大约在10元左右,有的还会精确到9.8元。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商品的成本也就是几毛钱”。

  据这位知情人介绍,车上“买的人还真不少”,“一趟下来能卖7、8个”,其中购买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和外地人。由于6路公交线路的特殊性,外地乘客多,人员往来流动性极高,给这些“销售者”以可乘之机,外地乘客便成为他们兜售的主要目标。

  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销售小分队”在6路公交车上已经“潜伏”多年,这种行为“根本就不合法”。车队也曾经对此种现象制止过一段时间,但“治标不治本”,“管的人很少”,“也根本管不了”。车队有规定,如果发现车上出现此种情况而驾驶员没有出面制止的,会对驾驶员进行罚款。但实际上“驾驶员制止的很少,绝大多数驾驶员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