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鹤岗9月23日讯 “53年了,没有他的任何音信,如今我们都七十多岁了,不知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一面。”昨日,鹤岗市工农区72岁的刘芬老太太向记者讲述了她半个世纪前的那场初恋,并希望能找到当年恋人陈志的下落,“再见一面”。
相识学校里的好大哥
据刘老太太讲,当年她和陈志都就读于吉林榆树县宝寿小学,但因为不是同班,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交往。直到1955年升入县中学就读,他们被分到了一个班,而且因为都是一个屯子出来的,陈志还长她两岁,所以陈志就像大哥哥一样很照顾刘芬。而刘芬也很信赖这个大哥,有时家里给带来的生活费,她也经常保存在陈志那里。
刘老太太告诉记者,当年上学时特别苦,家里离学校30多公里,得走好几个小时,她基本都是周末才回家。学校的食堂吃一顿饭得几毛钱,因为家里穷,所以很少去,返校时她经常都是背一书包的粘豆包回来,每天定量6个,数着吃。有时不够吃时,就到豆腐房要人家喂猪吃的豆腐渣,蘸酱吃。但即便这样,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始终保持着第一,而且担任着班长一职。班级里包括陈志在内的同学们都很喜欢、关心刘芬。每次一到饭点,陈志和同学们看到刘芬不吱声了,就马上凑过来问“是不是没钱吃饭了?”
这样的学习时光没持续多久,就因为屯子里长辈说了句,“家里的儿子都没有媳妇呢,姑娘上什么学”,初一年级下学期,刘芬就被家人留在家里种地了。而新学期,发现刘芬没来上学,可把陈志急够呛,他领着老师来到她们屯子,找当时的村支书商量,只要刘芬能来上学就行,大家一起帮助她。刘老太太告诉记者,当时看到陈志带着老师来到她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时隔五十多年后,说起这事,刘老太太一直惦记着,屯子离学校那么远,当天根本就返不回去,也不知特意为她来的陈志和老师当晚是在哪里休息的。
辗转错过的情缘
1956年刘芬到齐齐哈尔一个工程单位当话务员,第二年年末返回榆树。到家才得知,陈志当年也离开了学校,上伊春商业一个部门上班了。1958年春,在宝寿区一个供销社门前,刘芬很意外地遇到了返家探亲的陈志,这时她已是个19岁大姑娘,而陈志已21岁,个子高高的。刘老太太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两个人就站在路边,开心地聊了两个多小时,旁边的亲友还拿他们俩开玩笑。
俩人聊到最后,陈志说,带她去看看老师,但是让刘芬没想到,陈志却把她带到了他的家里,介绍给他的家人认识。第二天,陈志送她回屯子,晚上在她家住了一夜。回忆起那时的事,刘老太太禁不住笑道,当晚她们几个姐还和陈志一起玩藏猫猫呢。第二天,离开时,陈志突然对刘芬说,带她去伊春。面对陈志这个意外的举动,让刘芬多少还是有点吃惊,她愣了半天,不知如何回答。但最终刘芬没有和陈志走,具体什么原因,她自己也说不清。但现在仔细想想,刘芬明白,陈志当时带她去见他的家人,是“早有想法的”。
惦念盼望再相见
随后,刘芬再次离开了榆树,投奔在齐齐哈尔的一个堂兄。工作几年后,她们全家人一起搬到了鹤岗,和陈志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但那段朦朦胧胧的恋情,却始终封存在刘老太太的内心深处。包括后来别人给介绍对象,她的内心似乎都在刻意地寻找着陈志的影子。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刘芬从没有跟老伴儿提起过这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她总惦念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再和陈志见面。刘老太太告诉记者,前几年时,她没说这事,怕老伴儿多心。“现在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我们都是老年人了,只是想再见一面,看他过得怎么样。”
据刘老太太介绍,目前,她已经让儿女们帮她找陈志的下落了,但因为她知道的有关陈志的情况有限,找起来不太容易。而且,接下来,她还打算和老伴儿一起上伊春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