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松花江重现昔日“黄金水路” 新增大小船只300余艘
2011-09-26 09:06:04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晓丁 孙娜 张清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游客排队乘坐龙凤船游江。

  开栏语:从6月5日首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幕到8月30日,哈市湿地景区接待游客485万人次,而从6月5日至7月4日一个月的时间里,各湿地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72.3万人次,这是记者从哈尔滨市旅游局了解到的最新统计数据。数字面前,湿地这张城市新名片正显现出巨大的张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不仅带动农业,搞活工业,还拉动服务业发展,使冰城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度沉寂的造船企业重现繁荣;上万名农民实现华丽转身;随着湿地景区建设逐步完善,还将带动8万多个就业机会。今起,本报推出《湿地冲击波》系列报道,为您呈现湿地旅游给哈尔滨带来的巨变。

  古老的松花江吟唱出最美的激情,浪漫的哈尔滨舞动着最炫的身姿。大大小小1178艘船只在江面上纵横驰骋,形成一副“船在江中游、人在景中过”的美丽画卷。这就是松花江母亲河赐予哈尔滨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昔日的航运功能逐渐淡去,昔日的“黄金水路”辉煌不再。而今夏,湿地让松花江再度繁忙,使“黄金水路”景观重现。

  千余大小船只江上忙碌

  “真没想到哈尔滨的湿地这么美,我们是从浙江到哈尔滨来走亲戚的,亲戚说今年哈尔滨的湿地特别漂亮,今天到江边来散步,看到龙凤船在江面上来来回回,感觉特别有意思,就赶紧买张船票登船感受一下。”在道里区防洪纪念塔附近,一对手挽着手从龙凤船上走下来的夫妻发出感慨。

  丈夫陈国伟告诉记者,五六年前他来过哈尔滨,当时也到松花江游览过,尽管江还是那条江,但感觉整个江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五年前比江上的船只增加了不少,而且一派繁忙的景象。“五年没来,哈尔滨真是大变样啊!”陈国伟感叹道。

  松花江上发生的悄然变化在哈尔滨海事局副局长陈红弢的眼里早已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你们知道吗?现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登记在册的大小船只一共有1178艘,船只数量创下今年来的巅峰,今年因湿地而增加的船只就达到300多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吨位的客船。此外,各个湿地景区里也增加了船只,太阳岛就新增30多艘船,民主湿地增加了60多艘船。”

  陈红弢告诉记者,现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的船只种类十分丰富,各种运输船、客运船、公务船、工程船、车渡船、气垫船、游艇……这些船只每天忙碌在松花江上,为平静的江面增加了动感的音符,昔日的“黄金水路”景观在江面上重新显现。

  50余码头与冰城气质一脉相承

  船只的增加也带动了码头的建设,陈红弢介绍说:今年哈市建成通江街旅游码头、大顶子山北岸码头、月亮湖码头、呼兰河口码头、金河湾码头、松花江森林公园码头、太阳岛码头、一湖三岛码头、狗岛码头和民主望星岛码头等10余个码头。到今年年底前,沿江将新建成12个湿地码头,加上原有的码头,松花江哈尔滨段的码头已经达到50多个,这些风格各异的码头成为松花江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就在今年湿地节开幕式举办前夕,由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学院设计、佳木斯松辽二船厂建造的通江街45米级趸船式码头通过了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该码头被正式命名为“松江湿地旅游码头”。码头全长45米,宽12米,分为上下二层,一层设有小型会议室及综合厅。码头外观为欧式建筑风格,与哈尔滨城市气质一脉相承,洋溢着浓郁的欧陆风情。

  9月21日,记者沿江从松花江公路大桥向防洪纪念塔方向一路走来,看到沿岸大大小小的码头一字排开。据陈红弢介绍,这些沿江码头分布在道里、道外区域,包括九站、通江、尚志胡同、道外区北七道街等几个正规客运码头,今年又新建了太阳岛、金河湾等9个湿地码头,市民和游客乘船过江十分方便。

  16条湿地航线引来八方游客

  以松花江为轴,以游船为载体,从松花江沿岸码头出发至各个景区的旅游航线丰富起来。16条湿地旅游线路相继开通,其中主航道航线7条,有6条为一日游线路,包括大顶子山、老山头、民主、一湖三岛、金河湾和太阳岛;还有夜游航线1条。同时,在金河湾、太阳岛、小白渔泡、伏尔加庄园、民主湿地、巨源湿地等景区设内部游线。此外,还有多条以湿地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吸引了无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度假。

  今年8月,为了能让广大市民在旅游黄金季节便利、快捷、经济地畅游湿地,本报与哈市旅游局联合推出了“畅游松花江,湿地欢乐行”主题游精品线路。在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带动各个景区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

  今年70多岁的徐庆发和老伴参加了“畅游松花江,湿地欢乐行”六大景区的所有活动,而这只是今夏他们老两口外出度假的一部分。徐庆发告诉记者:“在哈尔滨生活了70多年,周边的景区去得很少,以往每年夏天,我和老伴都到小区的凉亭里去打麻将,今年到处都在宣传湿地游,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一次,没想到却被湿地的景色震撼了,原来在自己的身边就有这样的美景。”今年,他和老伴制定了湿地游计划,每周都会选择一条湿地线路,到大自然野餐、拍照、钓鱼,放松心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还有不少老人和徐庆发一样,通过湿地游重新感受家乡的美丽。

  30多艘私人游艇成新景观

  每到周末,在松花江沿岸的金河湾湿地公园的一个码头旁,一艘白色的豪华游艇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这游艇真是太漂亮了,好几次我到景区来就是想看看这艘私人游艇,以前这样的游艇只有在港台电视剧里才能看到,没想到现在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游艇了,这些游艇将成为江畔一道新景观。”哈市市民于志强一说起游艇便打开了话匣子。

  陈红弢告诉记者:“年初的时候私人游艇还只有两艘,可到现在已经有30多艘了,最初的只有几十万,现在有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些私人游艇扎堆出现表明了冰城湿地游的火热。现在,每到周末便开着自己的私人游艇到附近的湿地休憩,或者在船上举办小型派对,进行业务洽谈以及信息交流,这已经成为少数人的生活方式。”同时,陈红弢表示,私人游艇的管理也是海事部门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据陈红弢介绍说,目前哈市相关部门正在准备成立“游艇俱乐部”,同时规划在狗岛上建设湿地高尔夫球场和游艇泊位,预计一期规划38个游艇泊位,今年将开始建设。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