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街道上的垃圾堆。

9月24日,市容管理部门清理垃圾堆。

9月24日,市容管理部门清理垃圾堆后的街道。

9月25日,清理后又有市民在此倾倒垃圾。

9月25日晚,两名收废品人员在此扔废旧物品。

9月26日,二次清理后此处又出现小堆垃圾,有人在此处倒垃圾。
东北网9月27日讯 23日下午
垃圾堆高近一米,安静街道办事处表示会去清理
23日下午,记者到现场看见,大垃圾堆占地约十几平方米,有砖头、窗框等建筑垃圾,也有烂水果、蔬菜和废纸等生活垃圾,堆起一米来高。蚊蝇飞舞,气味刺鼻。行人掩鼻而过,车辆小心避让。不到10分钟,先后有7个市民在此扔垃圾。
马路车行道上怎么会有垃圾堆?垃圾堆为啥没人清理?记者就此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
安静街道办事处一自称负责此事的高姓男工作人员说:“既然有,那就去清呗。”他解释,不可能每天都去清理,得看垃圾车和清洁人员是否有空。同时,街道办只负责清理生活垃圾,这个垃圾堆内有大量建筑垃圾,应该由市容管理所负责。他抱怨,大垃圾堆长时间无法彻底清理干净,时间一长,附近居民都认为这就是一个垃圾场,垃圾堆积如山就更加无法清理了。
24日上午
道里区市容管理所清走垃圾堆,街面恢复洁净
记者又和道里区城管局市容管理所联系。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孙杰表示,他们的职责是负责清理街面倾倒的残土,后来扩展到居民装修扔的建筑垃圾。这个垃圾堆形成已有一年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很难区分应该由街道办负责还是由市容管理所负责。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该所曾多次清理这个垃圾堆,但两三天后准保又冒出来。
24日上午9时许,市容管理所的垃圾清运车赶到现场。两名力工用40多分钟,将垃圾装满了载重量约为8吨的货车。孙杰向记者出示了该处垃圾堆的清运记录,从6月至今已清理40余次,平均每三天一次,最多的一天曾运走两车。孙杰认为,如果街道办在垃圾一出现就及时清理,就不会让附近居民受到暗示去扔更多的垃圾。10时许,有清洁工人将路面清扫得干干净净。
25日下午
新垃圾堆再次形成,清洁人员没有及时清理
25日15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一个新的小垃圾堆已然形成,以烂水果和蔬菜等生活垃圾为主。16时许,附近一废品收购站走出一女子,将两个暖瓶胆扔进垃圾堆。紧接着,旁边一塑钢窗厂的工人捧出一堆杂物,顺手扔进垃圾堆内。随后一段时间内,附近门市房不断有人出来向垃圾堆内扔垃圾袋、倒菜汤,还有人竟隔着一道街将垃圾袋撇到垃圾堆里。期间,有清洁人员走过,但只是将附近的垃圾归拢到大垃圾堆内,却没有装车运走。
19时许,两个收购废品的女子推着三轮车走到附近,从车上卸下一个类似浴缸的废品,用锤子猛砸一顿,拆下有价值的金属部件,剩余的塑料部分被扔在道旁,垃圾堆陡然增高。
26日下午
垃圾堆屡清屡现,屡现屡清,根治行动进行中
26日下午,在前天的新垃圾堆被清除后两个小时左右,地面上又堆积了很多大葱叶子,异味刺鼻。下午14时许,一辆标有道里城管字样垃圾装运车赶到,将所有垃圾清理走。因为清理频繁,地面基本处于干净状态。至下午16时许,暂时没有新的垃圾堆形成。
记者就此采访道里区城管局业务科。工作人员牛滔(音)介绍说,该处的环卫保洁由街道办和该局的清扫保洁大队共同负责。当地距离安静街市场较近,近日又值卖秋菜的高峰,再加上附近商户的不文明行为,导致垃圾堆形成。该局将加大巡视管控力度,协调各部门分工,及早清除出现的垃圾,将垃圾堆遏制在形成的萌芽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垃圾堆的“死而复生”,保洁人员也很无奈。因为没有执法权,他们在遇上这种不文明行为的时候,也只能上前劝阻,却往往遭受白眼。为此,记者和道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取得联系。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将针对此处加强巡逻,发现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后,将依据《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和《黑龙江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行为人进行罚款处罚。本报记者杨锐摄
-记者手记
“破窗理论”和街心垃圾堆
形成的现实思考
既影响交通又污染环境的大垃圾堆始终清理不干净。4天的采访让记者深刻地理解了“破窗理论”的含义:公德的养成需要一种土壤。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车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破窗理论”在现代生活中屡见不鲜。在一个很干净的场所,人们往往不好意思乱丢东西。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往往就会毫不犹豫地乱丢杂物,而丝毫不感到羞愧。
安德街上的大垃圾堆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最初的第一袋垃圾被扔下后,随后的人就会觉得“别人都扔,我再扔一个也没什么”、“这里可能就是垃圾堆”。在这样的环境中,附近居民的公德意识很快就被“被迫从众”的心态抵消,公德行为随之发生变化。
如何彻底根治大垃圾堆?
首先需要市民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要给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找出各种合理化的借口。
其次,需要相关部门避免因分工的问题而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及时将不文明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让不文明行为没有生存的土壤。对于卫生环境的整治,其实也就是对存在瑕疵的外部道德环境的修复。洁净的路面会给想乱扔垃圾的不能主动履行社会公德的人施加压力,从而迫使他们履行不乱扔垃圾的社会公德。
安德街这个街心垃圾堆,既体现了哈市市民需要提升道德素质,又体现有关部门应该提高管理水平,是哈尔滨“市民提素质、管理上水平”的一个极鲜活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