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记者对话好人保罗:不要叫我雷锋 做好人很快乐
2011-09-27 09:35:0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振宇 张磊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保罗

  东北网9月27日讯 近日,美国人保罗·孟佳诺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保罗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好心人纷纷解囊相助。昨日,记者从哈医大一院获悉,目前为保罗筹款的爱心账号已经收到十多万元的捐助。

  为了更好地管理善款,在保罗的主治医生,哈医大一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四病房主任、博士生导师林志国教授提议下,哈医大一院为保罗设立了捐款账号。据林志国教授介绍,保罗的整个化疗过程可能需要二十万元左右。

  好心人的帮助让保罗非常感动,他表示如果捐款有剩余,医院可以用这些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不会拿走一分钱。

  爱心账号

  户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处

  账号:3500040109004603126

  开户行:工行哈尔滨大直支行

  注意事项:好心人在汇款时一定要在汇款用途一栏填上“保罗·孟佳诺住院费”。

  1.教孩子怎样成为更好的人

  记者:现在身体状况如何?

  保罗:特别容易疲劳,必须工作一会,休息一会。现在我走路需要拐杖。

  记者:除了英语你还让你的学生们学会了什么?

  保罗:我会教她们礼节,比如说给老人开门,或向别人说“谢谢”“请”。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小孩打他的爷爷奶奶,这样的孩子我会让他站两个小时,但我不会打他们。这就是规矩,我教他们做更好的人。想让别人和蔼地对待你,你就应该和蔼地对待别人。

  记者:孩子们知道你生病了吗?

  保罗:他们不知道我病了,他们说很想我,我对他们说我很快就回来。

  记者:孩子们的家长是不是也都很关心你的病情?

  保罗:孩子的父母给我准备了很多东西,但我不想要他们的钱。

  记者:但你需要钱治病。

  保罗:我的孩子要来帮我了,他们可以做外教挣钱。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必须有本科学历才能来当外教,我的孩子们没有。但我认为有本科学历,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好老师。因为对于小孩子们,需要你放下身段去教。

  记者:孩子们很喜欢你吧?

  保罗:孩子们叫我孟佳诺,而不是叫孟佳诺先生,因为我是他们的朋友。对于更小一点儿的孩子,我就像他们的爷爷。但这也有一个问题,他们不怕我,就很淘气

  记者:您一直帮助别人,特别是孩子,这是由于您的某些经历带来的影响吗?

  保罗:我的父母结婚72年,他们有7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一个,家里都是哥哥姐姐,他们都叫我宝贝。我和我妻子都非常喜欢小孩子,她还想领养一个中国小孩子,我们想把所有的爱都给他,我们会让他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2.我的孩子爱中国

  记者:您在美国从事什么工作?

  保罗:美国有很多移民,我在家里教他们英语,有些人来的时候一句英语都不会。我也在学校教过书,主要是语言辅导课程。我还替印刷工厂工作,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记者:收入怎样?

  保罗:一年四五万美元。

  记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您从美国来到中国?

  保罗:中国的发展非常快,五年、十年后,中国肯定就是世界第一了。我是为了我孩子的未来来到中国,我想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记者:他们的汉语怎么样?达到您的预期了吗?

  保罗:我女儿刚刚参加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汉语桥大赛,得了第二名。我的儿子也能讲很好的汉语,一次我们和一个中国朋友吃饭。去的路上我的儿子与他一辆车,下车之后我对朋友说,我的儿子是半个中国人。他说“你错了,你的儿子就是中国人”。

  2008年,我儿子回到美国时,就像一个外国人。当然,现在他已经可以用美国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了。

  记者:你的孩子中文那么好,为什么你不行?

  保罗:我来中国时已经49岁了,汉语太难了,我学不好。

  记者:你希望孩子们将来在中国生活,还是在美国生活?

  保罗:我不知道,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的大女儿已经在美国结婚了,二女儿在美国上大学,学习国际商务。我的儿子曾经跟我说:“如果哪一天我回到中国,你不要奇怪。”我的孩子爱中国。

  记者:中国有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听说您的母亲已经90多岁了,您没有留在美国陪她,她能理解吗?

  保罗:我母亲93岁,我走的时候她确实有一点不高兴,但每周我都会打电话给她。

  3.没给朋友买房子

  记者:刚来哈尔滨时,生活是不是很艰难?第一份工作是怎么找到的?

  保罗:在美国时,我认识了一位台湾地区的魏博士,他介绍我到塞班岛工作。2000年,我变卖家产搬到塞班,在那里拿到了ESL证书。2001年8月,全家来到中国。当时也是魏博士介绍的,在这里的一家幼儿园教英语。

  记者:当时月收入有多少?

  保罗:没有多少钱,作为一个外国人来说是很少的。

  记者:有人说你给朋友买过房子,可你自己却租房子。

  保罗:我没有给朋友买房子,而是在他买完房子之后,我和妻子给他买了一些东西,家具、瓷砖什么的,大概花了8000元。

  记者:这件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保罗:我和那个朋友认识10年了,出了这件事情之后,我的朋友质问我为什么说谎。我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现在认为我是一个说谎的人,这让我很伤心,我的妻子还因此生了病。我想与这位朋友和好如初,虽然他现在已经不信任我了。

  记者:金钱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但你到底捐过多少钱,有人会很好奇。

  保罗:我和我的妻子愿意帮助别人,但不愿意大声地去说,我们也不会去计算。


  4.不要叫我雷锋

  记者:你的子女在美国读书都要打工赚钱,你还经常把钱捐给别人,他们是否能理解你?

  保罗:他们能理解我,他们也会这样对待别人。生病之前我每个月也会给他们汇500-1000美元,有了孩子你就要照顾他。

  记者:你的妻子理解你吗?

  保罗:她才是那个影响我的人,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做在前面。她接触的人多,帮助的人也更多。

  记者:现在有人叫你“美国雷锋”,您知道雷锋是谁吗?

  保罗:最近很多人这么说,听他们说了之后我才知道雷锋是谁。我知道他是个很好的人,他是个英雄,他很有名。我没有他那么好,我不是雷锋,不要叫我雷锋。

  记者:你好像并不希望大家给你捐款帮你治病?

  保罗:我不想要别人的捐助。设账户不是我的主意,可能是朋友们或是林教授的主意。林教授是个好人,他告诉我,如果账号上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来帮助别人。

  记者:再过几年,会回美国吗?

  保罗:只要我恢复得好,还能在这里工作很多年。我想我会一直在这儿待下去。

  做好人,我快乐

  两天的访问,8个人的讲述,我们看到一个属于保罗的世界。

  或许是我们的世界太需要好人,也太需要传奇般的故事,去表达因果相报的逻辑,去引导冷漠相待的人群,去宣扬爱与被爱的信念……

  于是,保罗迅速演化成了一枚社会的标签———“洋雷锋”。

  当一个好人凸现于我们的世界,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其置于一个传统语境。这条路使我们对好人的认知持有一个单一的标准———高大无暇。我们甚至忽略了审视一个好人的内心感受与诉求。

  社会需要标签,更需要基石;需要极致的标准,更需要多元化的选择。如保罗所说,“洋雷锋”的称谓和事迹的传颂使他感到不安,典型的意义让他惶恐,做好人是保罗这样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选择,因为这个选择会带给他快乐。

  捐20万美元或两万人民币,无论多少,保罗都是那个好人保罗,和那些标签式的赞美和粉饰相比,他更在乎诚实。

  这种脚踏实地做好人的态度,才最易被公众信服;这种触手可及,不设门槛的信念,才会让更多人加入到做好人的行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