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28日讯 金色九月,在垦区红色边疆农场红小豆试验田里,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须珍、北京农学院濮绍京教授等一行四人组成的专家组,对“京农6号”红小豆进行综合评估。其亩产可达150公斤,抗倒伏强,适合大机械收获且损失率低,破解了小豆不能大机械联合收割的难题,“京农6号”是历经5年实验、且适合在我省北部地区低积温带大规模种植的品种。“京农6号”红小豆在我省北部的种植成功,对于保障我国小豆数量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侯巍
黑龙江日报9月28日讯 金色九月,在垦区红色边疆农场红小豆试验田里,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程须珍、北京农学院濮绍京教授等一行四人组成的专家组,对“京农6号”红小豆进行综合评估。其亩产可达150公斤,抗倒伏强,适合大机械收获且损失率低,破解了小豆不能大机械联合收割的难题,“京农6号”是历经5年实验、且适合在我省北部地区低积温带大规模种植的品种。“京农6号”红小豆在我省北部的种植成功,对于保障我国小豆数量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