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8日讯 让胡路区检察院围绕“先优争创”活动,坚持“五抓五促”,立言立行,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强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抓规划促创新,开创规范有序的工作轨道。让胡路区检察院在全院检察干警中广泛开展了征求意见建议活动,共征集到包括业务工作和检务保障等两方面17条合理化建议,逐条进行了研究。同时,召开科级以上干部会,全面听取2011年科室及岗位工作思路和突破点、创新点。在此基础上,召开党组会,研究确定了全年任务目标和工作思路,并召开了工作部署及目标责任书签订会议,部署了全年任务,签订了岗位目标责任书和廉政建设责任书。为了抓好贯彻落实,该院制定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报、每季度一回查“三个一”工作制度。每周一小结: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科室完成职能、干警履行职责情况向党组汇报上周工作和下周打算,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汇总研究处理;每月一汇报:召开科室长会议,听取各科室当月工作和下月打算的汇报,确保阶段重点工作的按时完成;每季度一回查,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全省分类业务目标考评要求,对季度推进目标进程、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质量进行回查,发现不足,制订举措。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院各部门和检察干警的压力感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工作计划性和创新力度明显加大。
二、抓考核促规范,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该院借助内网绩效管理考评软件,健全完善检察干警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坚持突出工作业绩,兼顾日常综合表现的原则,对各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干警从工作业绩、检容风纪等规范化建设、信息调研宣传等综合工作方面进行考核,考评结果将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直接依据。考核制度着力突出两点:一是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不同职位干警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做出明确定性要求;二是突出动态考核管理,建立检察干警绩效台账,对日常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及时进行记载,在考核中把定性考核管理与定量考核管理有效结合,使考核结果建立在定性考核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进一步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规范有序、竞争向上、奖优罚劣的浓厚氛围。
三、抓督察促落实,形成令行禁止的工作习惯。该院成立检察长亲自抓、常务副检察长具体抓,纪检组长负责、以政工科、办公室参与的检务督察工作组,在督察工作中实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督察人员的职权,赋予督察人员责令执行、责令纠正、当场训诫、通报批评等职权,有效保证督察工作的权威。二是明确督察范围和方式,从检察业务、队伍管理、行政事务三方面入手,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执法作风、以及检容风纪等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把监督重心由以往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事中监督。三是明确督察程序和反馈制度,通过规范制作检务督察会议记录、督察工作记录,将督察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定期编发《情况通报》,通报督察结果,将督察情况与年终部门、个人评先挂钩。
四、抓作风促工作,抢抓作风建设主动权。新年伊始,该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将是本年度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了早打算、早行动,以作风建设促进工作,牢牢地抓住了工作的主动权。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干警学习了“作风建设年”活动相关会议精神等有关内容,要求每名干警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文章,对好的文章进行了表彰通报;按照方案确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执法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和干警进行了认真查摆整改,部门负责人的整改措施在全院干警大会上进行了交流,收到好的效果,为下一步落实上级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关部署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抓办案促和谐,树牢维护和谐的工作理念。积极投入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对涉检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拉网式排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控制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为打破“举报少、线索少”这一制约办案工作开展的“瓶颈”,把提供线索数量、质量情况列为对部门和干警的考核内容,要求各部门和干警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积极摸排和提供线索。同时,该院还坚持以创新推动工作,努力拓宽查办职务犯罪的案源渠道,确保“有案可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