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国庆长假5000名自驾游客参观萧红故居
2011-10-07 17:28:2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隋洪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7日,游客参观萧红纪念馆。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东北网10月7日讯(记者 隋洪波)7日,记者获悉,国庆长假7天全国5000名游客驾车参观萧红故居。

 
7日,市民在萧红故居留影。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故居院内飞鸟轻鸣,舞蝶纷飞;红色枫叶落满青草地,鲜艳的沙果缀满枝头;青砖院墙围砌的萧红故居,极具东北田园乡村气息。据萧红故居馆长李继翔介绍,作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萧红故居在国庆长假7天接待全国5000多名自驾游客参观。其中,来自哈尔滨市、鹤岗以及绥芬河等省内市地的游客居多。哈尔滨市民孙先生说,萧红作为黑龙江走出去的知名女作家,她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是龙江人的骄傲和自豪。国庆到此参观,别有意义。

 
7日,游客参观萧红故居。汉白玉雕像就像她的文字—冷淡中散发光芒。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是我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同时,也是黑龙江省近现代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萧红故居就是萧红的出生地。萧红1911年6月1日出生在这个大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29年,萧红离家出走,后来成为30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1942年1月22日病故于香港英国圣提司凡教会女校法国人开的小医院里,骨灰安葬在浅水湾,享年31岁。萧红曾被鲁迅、茅盾等名作家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柳亚子先生赞美萧红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萧红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落红萧萧,情依依。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室内一景,阳光与窗棂相映。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磨坊的记忆。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故居室内的说明。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故居侧院。轱辘车,仿佛碾过世纪。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故居院落,庭院深深。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故居中室内一景。簸箕,写满记忆。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萧红故居鲜艳的沙果缀满枝头。诱人的沙果,写着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阳光照耀下的萧红故居。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簸箕,写满故事。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鸡毛掸子,农村的标识。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旧式钟表。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磨坊的故事。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农家锅。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庭院深深。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红叶斑斓,七色光环。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农家气息,田园气息铺面而来。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青黄田园小院。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童趣——写着文字的雕塑。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落落红。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永远情深,一抹红。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漆门里写下传奇故事。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