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8日讯 今年十一黄金周,哈尔滨市民刘女士赶在商场纷纷打折时痛快“血拼”了一番,她给自己和爱人选购了几套衣服鞋子,不知不觉就花掉了一个月工资。黄金周期间,像刘女士这样“血拼”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节日期间,哈尔滨市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裕,销售额大幅增长。据哈尔滨市商务局对全市19户重点监测企业反映的销售情况看,十一期间商品销售总额实现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
服饰:
商家促销客流翻番
国庆长假期间,哈市各大商场、超市人流涌动,客流量骤增。“商场人太多了,大家都在疯狂购物,就像不要钱似的。”市民吴女士走了几个商场都一样,人挤人,商品车旁围着一堆人的,肯定是商家卖打折商品,都挤不到跟前。她给爱人买了一件夹克,折后还998元。吴女士感叹,买了几件衣服就花掉2000多元,一个月工资没了。
十一期间,远大、新一百、中央商城等商场纷纷大打国庆促销战,相继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各式应季服装、皮鞋成均成为节日消费热点。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等哈市重点商业街、区人声鼎沸。据重点监控企业反映,远大购物中心、新一百、道里菜市场等企业日均客流量比平日增加五成以上,有的甚至翻了一番。监测结果显示,国庆期间远大、新一百、奋斗副食品商店、平房友协商店等企业,七天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两成左右。
家电:
七天卖出俩月的货
除了服装鞋帽外,家电销售同样火爆。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美黑天鹅、苏宁电器、正阳家电等家电专业销售企业,抓住节日旺销时机,结合国家节电商品销售的优惠政策,相继推出打折、让利和以旧换新等促销方式,促使哈市家电市场销售火爆。
据国美黑天鹅家电公司统计,十一期间家电商品销售额累计实现1.9亿元,相当于平时两个月的销售额。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热水器销售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8%、225.3%和28.9%。LED平板电视、节能冰箱等销售持续攀升,手机、食品加工机等各类小家电销售大幅度增加。
餐宿:
营业额节节上升
黄金周期间,住宿、餐饮业同样生意兴隆,营业额节节上升。哈市各餐饮服务企业重点突出了传统菜肴和特色菜品,加强了原料安全和餐具消毒工作。节日期间市民在外就餐显著增加,加上十一期间婚宴相对集中,哈市各大中型酒店、餐馆生意十分兴隆。据源盛东饭店和华梅西餐厅统计,黄金周期间的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9.5%和17.7%。此外,随着哈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景点的增多,十一长假来哈旅游观光的游客激增,带动了住宿业收入快速增长,凯莱酒店十一黄金周营业额同比增长80.6%。
食品:
鱼蛋肉菜价格略降
节日期间,正是肉菜销售的高峰期,为保证节日供应,哈市商务部门组织商家积极备货,猪肉日上市量达到36万公斤;牛羊肉9万公斤;鲜蛋28万公斤;蔬菜230万公斤以上。品种达80个以上,上市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市场监测结果表明,十一长假期间,鲜肉、鲜蛋价格有所回落。雨润大众肉联等品牌肉价格在14-15元/市斤;鲜蛋价格已从节前的5元/市斤,降至4.50元/市斤。水产品中淡水鱼、河蟹等价格略低于节前;各种蔬菜如西红柿、油豆角、白菜等价格与节前持平。
随着秋菜的陆续上市,哈市秋菜供应工作已拉开序幕。从已上市的主要品种土豆、大葱和大白菜看,土豆0.5-0.7元/斤、大葱0.35元/斤、大白菜0.4元/斤,市场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哈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节日期间,商务部门加强了对消费品市场中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督,各区县(市)按通知要求开展专项定点屠宰企业的巡查和监督,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非法行为,确保了节日市场商品质量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