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0月12日讯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道办事处柳树社区,有一位62岁的社区主任叫刘玉芝,为了干好这份工作,她虽然一身伤病,却每天坚持工作。9月29日,记者跟随刘玉芝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
拖着病腿“走院”
早晨7时40分,刘玉芝坐了40分钟的公交车,到达了她工作的道里区兆麟街道办事处柳树社区。老人虽然走路有些慢,但面色红润,说话也很有条理。刘玉芝让记者跟随她一同“走院儿”。柳树社区有14个小区院落,刘玉芝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个小区检查卫生和防火安全。
刘玉芝边走边说,柳树社区基本都是老楼,去年,政府出资将小区庭院环境、设施进行改造,但是楼道的环境却很差,无钱维修,居民多次找到社区。为了居民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刘玉芝决定去辖区的企业“化缘”,走了一个星期,挨家企业做说服工作,终于有一家企业老板感动了,掏了3000块钱粉刷了9个楼道。
刘玉芝在一栋楼前停下来,向上指了指告诉记者,7楼是新搬来的住户,装修房子产生的垃圾堆在楼下。刘玉芝得知后,来到这户居民家劝其尽快把垃圾拉走,刘玉芝一趟一趟地去催,在去第7趟的时候,这家住户对刘玉芝说;“大娘,我算是服你了”。这户居民雇个车把垃圾运走了。
刘玉芝“走院儿”时发现路上有垃圾都会顺手捡起来,她说这已经成习惯了。有的包装纸被风刮走了,她会撵着快走几步捡起来。过一会儿她就会揉揉右腿,发出很重的喘息声。她告诉记者,她的腿是去年工作时不小心摔伤的,膝盖已经发炎,成了滑膜炎。“走院儿”两个多小时,刘玉芝已经变得蹒跚,不时坐在台阶上歇一会儿。
自费捐款是常事
中午吃饭时间,刘玉芝拉开抽屉拿出几块大饼干,就着一杯开水,几分钟午饭就解决完了,又从包里拿出三小瓶药,每瓶倒出几粒,就着剩下的水吃了下去。
刘玉芝要利用中午时间去医院看望社区的一个孤寡老人张云星,在路上她讲述了张云星的事。张云星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孤寡老人,这些年一直靠民政和大家资助生活。中秋节的前一天突发脑梗塞,刘玉芝得知后带上5000元钱把张云星送到医院。过节期间,找不到护理人员,刘玉芝没有嫌弃,两天两夜没合眼地照顾让张云星度过危险期。
走进医院,刘玉芝先到3楼给张云星交了3000元医疗费,张云星此次病发已经花费25000元,一部分由刘玉芝垫付,一部分是兆麟街道办事处向民政部门申请的救助款。
刘玉芝来到张云星的病床前,从包里拿出来一个饭盒,那是她昨晚包好的饺子和5个煮鸡蛋。加热后,一点一点喂到张云星的嘴里,张云星不能说话,但他的眼角流下了浑浊的泪水,喉咙里发出“哼哼”的声音…….
在柳树社区捐助贫困户的情况表上,今年已经累计捐助61人次,上面记得密密麻麻:捐助人500元、200元、50元、20元、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捐助者一栏中出现最多的是刘玉芝。
刘玉芝说,刚来社区时每月工资只有450元,多数都被她捐助给了贫困户,这些年具体数字她都不记得了。
居民联名挽留老主任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玉芝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女儿、女婿、都是公务员。老伴儿退休后被一家杂志社高薪聘请,但是为了支持刘玉芝工作,老伴儿放弃了这个机会,挑起了全家生活饮食起居的担子。老主任每月几百块钱的工资都捐给了社区孤寡老人。
刘玉芝告诉记者,她刚来社区工作时,社区脏、乱、差,居民对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有的居民在阳台窗户上剥葱、择菜,垃圾散落在楼下。有时人走着走着就会被从楼上掉下来的垃圾袋砸着头,组织居民讲解环境卫生的事情,没有一个人到场。没办法只能挨家挨户做工作。家人也劝她在家接送外孙,享受天伦之乐,何必受这份罪。刘玉芝也动摇过,不想干了。就在她要离开的时候,一些居民联名上书要求刘玉芝留下。看到居民的认可,刘玉芝留下了,一干就是七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