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国际盲人节 关注足球场上黑暗中的舞者
2011-10-15 13:49:5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孙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盲人足球队队员手牵手入场比赛。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东北网10月15日讯(记者 印蕾 孙岚)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失去了视知觉,终身与黑暗为伴。在全省220万残疾人中,视力残疾人有28.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3.11%。

  在这些盲人中,还有一个群体,虽然他们失去了“心灵的窗户”,但因为足球,他们的内心从未封闭,也从未放弃。他们用灵敏的听觉、触觉弥补视力的缺陷,他们用执着与坚强,成为了绿茵场上“黑暗中的舞者”,用脚下的足球追逐着心中的光明。


盲人足球队队员在比赛中。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盲人足球的赛场上,记者走近了这群“黑暗中的舞者”。

  安静的球场上,队友和对手都在周围快速跑动着,对手的守门员目光始终集中在带球的吴迪身上,双手也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化解他的射门。站在球门后的引导员,用一根金属棒敲打着门柱两侧,金属棒敲击门柱的声音帮助吴迪确定球门位置。吴迪在脚下足球里铃铛发出的清脆声响指引下,带球冲向球门。“可以了!”得到引导员的信息,吴迪果断起脚射门。“进了!”球场上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因为看不到,进球的功臣吴迪是场上最后一个做出胜利手势的人。


 

盲人足球队队员在比赛中。东北网记者 孙岚 摄

   11日上午,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盲人足球赛在浙江财经学院的田径场上开赛。在黑龙江队对河北队的这场比赛中,凭借吴迪和队友的进球,黑龙江队2∶1取得开门红。

  盲人足球运动员主要依靠听力来完成比赛,他们要凭借放置在足球里的铃铛发出的声音以及风声,和来自队友、引导员之间的交流来判断球、自己以及队友、对手和球门的位置。

  “虽然盲人的听力一般都不错,但对于盲人足球运动员来说,光有好的听力,就能学会踢球了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黑龙江盲人足球队教练孟敬超告诉记者,在正常人的足球比赛中,球是用脚踢的,“手”是最多余的器官。而对于一名盲人足球运动员来说,他们是用手来学踢球的,“当年我教他们踢球,就是把动作一步步分解,手把手来教。反复接触、摸索我的动作,然后他们再照着做。


 

赛前训练。东北网记者 孙岚 摄

  对于盲人足球运动员来说,学动作、做动作还不算是最困难的。“第一次参加正式训练,因为平时都是摸着走路,无论教练怎么鼓励我,我都不敢跑”,队员高唐宝回忆说,“但足球就是奔跑的运动,如果这个困难不能克服,那我就成不了足球运动员。”

  盲人平时走路时都是小心翼翼的,要求他们在对抗激烈的赛场上奔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孟敬超慢慢摸索训练方法,从做操开始,慢慢牵着队员跑。从跑一步到跑十分钟,从跑一小步到放开步子跑,队员们慢慢熟悉了球场,熟悉了队友,还跑出了家门口的训练场,跑向了全国和世界赛场。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黑龙江盲人足球队勇夺季军,高唐宝、张强等队员还入选了国家队,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和盲人世界杯的比赛。


 

队员受伤,医生进行处理。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黑龙江队和河北队的比赛继续进行,落后的对手加强了攻势,争抢中,刘健和对手撞到了一起,痛苦地倒地。医生给刘健的膝盖进行了简单处理,他又跑回到赛场。

  对于盲人足球运动员来说,足球还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

  “踢球的时候,你撞别人、别人撞你都是常事,受伤是避免不了的”,开朗的冯楠轻描淡写的说,“上届全国残运会比赛,对手就把我脚踝铲伤了,后来休养了4个多月才恢复训练”。

  类似关于勇气的故事,孟敬超说还可以讲出许多个。

  耳畔忽然传来盲人歌手萧煌奇的那首《你是我的眼》,有这样的勇气,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汗水,也许因为一只小小的足球,给他们的黑暗世界带来了闪光的色彩。这只小小的足球,也许就像一双双慧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