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鸡西抓好窗口单位创先争优 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2011-10-24 13:58:4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突出抓好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

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中共鸡西市委员会

  去年以来,鸡西市按照“创先争优活动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的要求,努力推动窗口单位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切实通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今年上半年,全市又投资66.1亿元,组织实施民生项目189个,为群众做好事实事13984件。我市“在为民服务事项中落实创先争优目标”的做法,得到李源潮、吉炳轩、徐泽洲等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

  一、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创先争优意识

  我们探索制定了《关于实行创先争优三级联动目标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并与公开承诺写实制相结合,着力构建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目标激励引领机制。一是突出导向性,明确创争目标。针对窗口单位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向更高标准看齐、向更高站位努力,争做为民服务先锋”的创争思路,指导全市窗口单位确定了创建和争当县、市和省以上三级“先优”的创争目标。同时,建立市、县(市、区)两级目标申报备案库,作为点评和考核依据,实行项目化管理。二是坚持高标准,规范承诺事项。市委和各级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专门抽调工作人员,采取面对面的方式,指导窗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承诺做好为民服务的好事实事。承诺目标和事项注重“体现中心工作、体现岗位特点、体现群众意愿”,做到服务标准、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三个明确”,切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信”。目前,全市1162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和15847名党员,分别作出为民服务公开承诺4015个和37982个。市公安局、民政局的公开承诺书,还作为范本在中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898期刊发。三是推行“四公示”,增强创争动力。实行了创争目标、承诺事项、承诺兑现、承诺考核情况“四公示”。年初,各窗口单位通过宣传栏、公示板、互联网等媒体将创争目标和承诺事项向党员和群众公示;每半年,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结束后,将履行承诺阶段性完成情况向党员和群众公示;年底,结合承诺考核工作,将年度承诺考核情况进行公示。目前市级57家窗口单位全部在《鸡西日报》上公示了为民服务承诺事项。

  二、加强工作指导,提升创先争优水平

  我们根据窗口单位类型、职能不同的实际,注意加强对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找准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市形成了全面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分类指导抓特色。在全面推行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形象亮化工程”,以政策法规培训、业务知识学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提升工程”,以规范服务行为、再造服务流程为主要内容的“效能建设工程”的同时,指导经济杠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以真心为民、倾情为民为主题,努力探索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打造了民政系统“情暖万家”、卫生系统“三百惠民工程”(百场健康知识讲座、百名医生下基层、百名专家义诊)等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服务品牌。二是驻点指导抓典型。从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了20名同志,成立了10个指导组,指导市直57家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在各县(市、区)成立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指导组45个,指导1000多家窗口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辐射力、带动力强”的原则,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选定10家市级重点单位、50家县(市、区)级重点单位进行驻点指导,努力打造全市窗口单位示范点,为全市窗口单位提供示范和借鉴。三是跟踪指导抓提高。我们在加强面上指导检查的同时,采取不打招呼,不露身份,采取“看氛围、听反响、谈体会、查工作”等形式进行暗访检查。去年以来,共开展明查暗访12次,发现和纠正了23个部门64人次工作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8个方面问题,并视情节轻重,对11人分别给予批评、效能告诫或通报批评、责令离岗培训、调离工作岗位直至党政纪处分。建立了回访制度,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个别部门反复进行督查,跟踪了解问题改进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强化考核评价,确保创先争优成效

  在党组织和党员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开展群众测评强化社会监督。制定出台了机关作风建设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双五条禁令”,在媒体开办了《改进作风促进发展》专栏,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典型。公布举报电话,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代表担任社会监督员,建立窗口单位效能建设“监测点”。全面推行窗口单位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综合排名后10名作为“重点管理单位”,后11至15名作为“重点督查单位”,由市委领导与重点管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测评名次和整改方案在《鸡西日报》公布。二是开展领导点评落实“一把手”责任。实行领导点评工作“一把手”工程,从市委领导做起,建立了“重点工作专题点评、重要会议总结点评、日常工作随机点评、深入基层现场点评”等责任机制。特别是在推荐“七一”命名表彰对象时,把推荐条件作为点评参照标杆,从上至下,逐一点评,对照“先优”标准找差距、找不足,把“先优”的推荐过程变成领导点评过程,“点燃”了全市窗口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的激情。三是开展组织考评确保整体推进。将窗口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作为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重点评分项目,通过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两种方式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日常考评重在发现亮点、发现典型,并以简报交流、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在全市推广。年终考评重在检验成效、兑现奖惩,对成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考核结果差的予以处罚,使考核评比的“指挥棒”作用有效显现,切实激发了窗口单位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抓实抓靠抓出成效。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