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26日讯 “今年的供热真好啊,家家都热热乎乎的!”还没到10月15日法定供暖日,关于供暖的话题却在七台河市民的口中热议不休,而且众口一词:感谢市委、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集中进行了热网改造,提前开栓供热。10月9日、10日,集中供暖的居民家中都热乎了,供热前最难熬的时期没遭一点儿罪。室外温度一天比一天低,家家室内却暖如三春。七台河人说,市委、市政府把七台河变成了最温暖的城市。
让群众都住上暖屋子
冬季,北方城市,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供暖。这是最大的民生。七台河市年初就把供热热网改造列入“十项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间,由市领导包保推进,市委督办室跟踪问效。市委书记张宪军亲自主持召开城市供热整治工作推进会,针对一些群众室内供热温度不达标问题,张宪军强调,民生问题的小事,就是我们工作的大事。我们必须怀着对百姓的深厚情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一定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住上暖屋子。
科学整治对症下药
为做好供热整治,早在初夏时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热力部门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入户调查,家家过筛子,特别对过去群众反映供热效果不理想的用户,重点查找供热不良原因。调查结果列表造册,作为整改依据。经过半个月的摸底调查,梳理出供热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一是入户管网及居民室内的管网和气片存在着年久失修、腐蚀老化的问题。二是用户室内供热设施参差不齐,用户自身缺乏正常维修的能力,加之房屋本身如墙体、门窗、供热设施等逐年老化,特别是顶层、冷山、底层等表现得尤为突出,老房屋的室内温度逐年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三是有些新建建筑用户室内供热设施设计、施工、安装及调试不达标,居民入住后无力解决,开发建设单位只承担保修期内的设施维护,物业部门又缺乏专业的调试及维护人员,特别是短期内滞销房屋和暂时无人入住的房屋极易出现此种情况。四是用户自身改变房屋结构,改变居室布局,随意改动用热设施,改动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致使用热设施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用户室内温度不达标。
入户调查为供热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市热力公司依据《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黑龙江省供热行业服务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供热区域实际,制定了《市热力公司整治供热效果不良用户实施方案》,列出了内容详尽的《供热效果不良用户明细表》,按表到户,对症整改。德利能源公司、七煤水暖电讯公司、宝泰隆公司等几家供热企业也针对不同问题,制定各自不同的整治措施。
炎炎夏日,在七台河的大街小巷、居民楼里,挖沟换管、改换设备,供热整治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投入之巨,都开创这个城市历史之最。
百姓利益不能讨价还价
供热整治行动最根本的问题是钱的问题。七台河市的供热工作由多家供热企业分别负责,既有政府所属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这样大规模的热网改造,所需不菲,而且,有些改造项目责任划分很复杂,比如供热管道老化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埋在地下的供热设施,有的是供热部门负责维修维护,也有的是由享受供热的房屋产权人承担的,钱由谁出?对此,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改善城市供热水平,让百姓享受温暖,是政府和供热企业共同的责任,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不能讲代价,不能争论,不能推诿,不能吝啬,要齐心协力,让人民群众屋暖心更暖。
市政府从“十项整治”资金中拿出500万元,市热力公司、德利能源公司、七煤水暖电讯公司、宝泰隆公司等4家供热企业又自筹资金近4000万元,集中用于供热整治。各企业除了对原本负责的供热系统进行整治改造外,为解决德利能源公司供热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市政府合理调剂,把以青少年宫为主的4.5万平方米供热区域划拨给市热力公司。北山汽车公司住宅楼小锅炉并网问题涉及到几家企业,市财政局、市汽车公司、宝泰隆公司三家合力,共同承担了改造资金。经过半年时间,全市完成了38项供热改造工程,覆盖45个区域和小区,使5148户居民家的温度达标升级,914万平方米供热总范围内的供热效果也进一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