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0月28日讯 如今,餐饮网上团购在齐齐哈尔市方兴未艾。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让不少女性朋友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平日里价格不菲的美味,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
陈小姐是团购网站的“忠实粉丝”,每天一闲下来她就会浏览“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等团购网站找找又有什么“优惠”。她说:“从年初开始,我尝过一次甜头,就喜欢上网团购美食啦。经常上团购网站,感觉超级划算!”她提起一次曾购买过的248元某知名咖啡店的“家庭套餐”,“我们是三个人带各自的孩子去吃的套餐,结果每个人都吃得肚子很撑。分量足没话说,服务态度也很好。”
郑女士是一名公务员,原来闲暇时间她总是上网看电影、偷菜,最近半年她迷恋上网络团购,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页看最新的团购项目,有时甚至为了团购一件心爱的东西,凌晨还守在电脑前“秒杀”。纪录最高时,郑女士一个星期团购十几次。 “每天不看就觉得少了什么。”现在,郑女士被同事戏称为“团奴”。“便宜,就是因为便宜,感觉原来花的都是大头钱。”郑女士说,原来在稍有名气的一家美发店烫发,少说也要两三百元,可是现在参加团购,只需要70元,看了这个数字她就忍不住“出手”了。郑女士算了一笔账,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她常常沦为“月光族”,可自从团购之后,四个人吃顿大餐只花七八十元,拍一套原价700元左右的写真只要28元,就算自己每天都参加团购,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花费六七百元。
根据郑女士的介绍,记者打开几家团购网看到,网站首页都设置了“今日团购”、“往期团购”、“讨论区”等板块,很多团购网都会推出一款团购商品,这些商品一般都能打到3至5折,更低的甚至打到1折以下,非常具有诱惑力。 “每天逛团购网,遇到合适的就团下来,再发到群里,邀请朋友一起去团。”郑女士说,现在一起参加团购也成了同事、朋友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大家一起出去吃饭、唱歌挺热闹的。郑女士的朋友李小姐说,团购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现在她的电脑里已经专门设了团购文件夹,收集各种团购信息,她说这叫“囤团”。
在团购低价的背后,面对五花八门的团购项目,也有不少团购者开始抱怨,抗拒团购。齐齐哈尔医学院在读生小敏说,前几天她团购了一个烧烤店套餐,价格38元,约是正常价格的四分之一。“本来觉得捡了便宜,没想到去了以后大失所望。”小敏说,座位不准选靠窗的,给的菜量比平时少了三分之一,而且服务特别差,简直成了餐馆里的“二等公民”。
针对餐饮团购存在的问题,有的网友还总结了团购美食“七宗罪”,指出在饭店消费团购券时容易出现菜量少、服务差、预约难、限制多、菜品滥、人超挤、材料次等问题,最终花钱受气。据了解,团购的商品大多有限定的消费项目和使用有效期,一些团友喜欢“囤货”,一下子就购买十张八张优惠券,往往优惠券过期还来不及使用。“把这些浪费的金额算在一起,跟正常价钱相差无几。”小敏说,有时为了赶在“保质期”内消费,她和朋友要赶场子吃饭,像完成任务一样。
据齐齐哈尔市某团购网的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团购网站进入门槛不高,几个人,几台电脑,几万块钱就可以建个团购网。团购网站由于诚信体系不完善,许多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毫无保障。“团购者先把钱交给网站,由团购网站出面与商家结算。”这位负责人说,一旦网站卷铺盖走人,团购项目将作废,消费者维权难度很大。据了解,目前许多网友呼吁,希望出台团购行业的管理规范,只有定好了“游戏规则”,消费者才能更放心地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