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28日讯 七台河市有一仙洞山,山下有环山路。尽管,不时飘下的落叶渐显秋意甚浓,可是,或清晨或傍晚,环山路上仍满是“转山”的人群,三五成群,呼朋唤友,或把臂徐行,或在路上比试脚力,不亦乐乎。
换上运动装,记者也加入到“转山”人群中,近4公里的环山路走了37分钟,已是大汗淋漓。“还是家乡好,有这么好的休闲地方。”一对从外地探亲回来的老两口感叹着,“你看,空气多好。原来的废地、垃圾场现在都变成了果园,树下还建了这么多休闲座椅,真别致。”“是啊,真是一年一个样!”
这样的好去处,七台河市不止仙洞山一处。清园、荷花园、人民公园、应龙山森林植物园、万宝公园,无不引人前往;赏杏园、旭日园、松涛园、东进园、迎宾园等一大批街头游园,“点睛”这个城市。
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3年,当地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62.3亿元,其中用于园林绿化资金达12亿多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82%、35.66%、12平方米。
七台河是“煤城”,也是“绿城”。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近年来,七台河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与日俱增。
投资近2000万元,先后对仙洞山、桃山水库北岸山体、桃山水库饮用水源采石矿山、政策性关闭采煤矿山和迁移的矸石山进行治理和绿化,改善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在桃山、万宝山、仙洞山等山体裸露处,栽植了山杏、榆叶梅、小桃红等各类花灌木,既恢复了山体植被,又形成了各自的景观特色。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达80%。
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不具备开发价值的全部用于绿化,增加绿地面积40多公顷。
各街路、巷道栽植了高大乔木,学府街、大同街、杨扬街……夏日有树荫、秋季有美景。
单位绿化、企业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河道绿化、桥梁绿化、边坡绿化、立体绿化……步步见绿、路路有景。
2001年七台河市晋级为省级园林城市。2010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309天。今年,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达100%。
一个宜居、宜业、宜乐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