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社区医院“闹人荒”因人员短缺取消上门诊治服务
2011-11-01 07:53:4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原野 张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日讯 道里电车街83岁的李大娘,因脑血栓后遗症卧床4年。近日,李大娘的儿女找到经纬社区医院,想请社区大夫上门诊治,对方表示,目前该院不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无法登门。

  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南岗、道里区的新阳、尚志、大成、铁岭等10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是否提供社区医生登门服务,仅有道里区共乐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社区医院表示可以上门。

  据共乐社区医院负责家庭病床的主任医师李永强讲,目前社区内预约上门的患者很多,有时他一天就要出诊3至5次,今年已给百余患者建了家庭病床,其中多数是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家庭病床不但能让老人得到及时治疗,也为患者家属省去了许多难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社区医院上门率极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医护人才短缺。

  市卫生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田处长介绍,目前我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余所,其中医务人员4000人左右。按相关规定,社区医院医护人数应达到辖区人口的万分之八,这一比例在全国处于后半段。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该比例达万分之十八。以3万人社区为例,服务站至少有6名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相关医务人员总计50人才能满足居民需求,但我市多数社区医院目前只有20几名医务人员,这也是“上门”难以实现的主因。

  田处长告诉记者,为解决“人荒”,我市已开始全力培养“全科”医师,但医科人才本科5年毕业后,仍要经过3年培训才可上岗。

  目前,我市社区医院医师大多来自专科医师转型和退休医师返聘,预计短期内他们仍是社区医务人员的主力。另外,田处长表示,从实际操作看,肌肉注射,大到心电、B超等治疗项,在家庭病床均可实现。社区医院若推出“上门问诊”新型服务,需相关政策法规随之调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