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多措并举开创文化艺术蹊径
2011-11-01 09:18:25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陈 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11月1日讯 曾几何时,话剧和露天电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曾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文化奢求。如今,小剧场的红火和露天电影的华丽转身,让人们重拾美好的记忆。

  文化在民间生长。多年来,我市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激发百姓参与文化创作热情,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更贴近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红火小剧场

   “他们演得太棒了!”“‘鲁贵’演得太真实了!”9月2日晚7时,市话剧团小剧场正式启用,话剧《雷雨》作为开篇之作,首场演出就赢得满堂红。

  小剧场的座位和空间有限,舞台空间更显局促,尽管这样,每个周末的晚上都是满满的,台上台下亲密互动,坐在前排的观众还时常临时充当半个演员,那热烈的气氛是大剧院里见不到的。

  小剧场话剧这个传统话剧新形态,给话剧创作和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剧场自启用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然而,越来越多的市民已把看小剧场话剧当作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

  市文广新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市话剧团团长艾平告诉记者:“剧场投入至今,不断排演新的剧目,舞美队、行政部门、演员队等每个部门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为的就是让鹤城百姓近距离享受更多的文化大餐,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更贴近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露天电影回归

  看露天电影,这曾是六七十年代盛行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今夏,看露天电影却成了鹤城城乡百姓最惬意的消夏方式。每逢电影放映,家门口附近的广场上往往人头攒动,孩子们围绕在大荧幕旁,既好奇又兴奋,身后的家长们或站在走道上或坐在台阶上观看。

  为让百姓零距离享受公益电影放映带来的文化大餐,市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从督导检查到实地考察放映现场,奔走于克山、拜泉、依安等10个县(市)区内。截至目前,全市64个放映队已实现了全市123个乡镇的1255个行政村一村一月农民看一场电影的总体目标,已映出电影15060场,观众达130万人次,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不仅如此,市图书馆也肩负重任,工作人员身背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不辞辛苦地深入东湖街道辖区、滨湖社区、安居社区为百余名老党员播放了大型专题文献系列片《走向和谐》之《沧桑正道》、《时代新篇》、《发展新局》,放映了优秀爱国主义经典影片《井冈山》等影片。社区老党员王树斌说:“看到这些珍贵的专题片、经典电影心情激动,让我找到了久违的乐趣,唤起了对过去的回忆。”

  创新公益模式

  在机关工作的刘军告诉记者:“熟悉的剧目,不一样的感受,虽然熟知剧情,但是在现场看演出的震撼效果还是很强烈的,小剧场的表演形式让观众和演员距离更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让百姓零距离享受文化大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放映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开创战略型的“影企联姻”合作新模式,采用“影促企、以企带影、影企互动、群众受惠”的办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树林介绍说:“我们根据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推动农村电影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不仅让农民看上免费电影,更开创了影企联姻的先河。这一模式得到国家电影局的充分肯定,被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作为典范推广。”

  无论是小剧场,还是农村小影院,形态虽小,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城乡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更预示着我市文化事业阔步迈向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