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呛人烟雾围城半月 供热小锅炉是造成哈市烟尘天主因
2011-11-01 09:13:38 来源:生活报  作者:石卉 时继凯 徐日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1月1日讯 哈尔滨市连续出现烟雾天气已达15天。据省气象台观测,10月31日上午,哈市的能见度为8公里,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煤烟味。这样的烟雾天,除因逆温天气外,位于哈市南岗、道里、道外和香坊四大主城区的2000多个小锅炉是哈尔滨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空气质量评比中,跌落至倒数第三的主因。据哈市环保部门监测显示,煤烟型污染的外在表现是飘散在空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这样的颗粒物每天的重量之和达到800吨。据哈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庆东介绍,烟雾天气可诱发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增加感冒机率,目前入院治疗的患者同比增五成。医生建议老年人减少出门,如果外出尽量戴口罩。自进入十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发布大雾预警,这些城市多为冬季供暖城市。

  早晚烟尘最呛人

  10月29日16时10分,记者来到哈市文昌街附近看到,位于一栋新式高层居民楼楼顶的烟囱正冒着烟。记者看到,烟是黑色的,但烟量并不大,排放到空气中后立即随风散开。大约在5分钟以后,这楼居民楼停止了排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16时15分,记者来到哈市文政街附近,看到在文政小区方向一个高约20米的大烟囱在排放黑烟,黑烟上升两米后扩散,约3分钟后,烟囱停止冒烟。

  “目前哈市白天气温较高,按着‘看天烧火’的原则,供暖企业白天通常不烧煤,到了晚上,气温下降了,开始烧锅炉。此时,黑烟会大量出现。由于天色已晚,肉眼很难看到。这就是为什么市民没看见烟囱长时间冒烟,却能感觉到烧煤的气味。尤其是夜间或清晨刚出门时,都能闻到呛人的气味。”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据了解,哈市城镇集中供热率与长春、沈阳相差10个百分点,目前哈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由2005年第8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13位。

  两千余小锅炉“惹祸”

  “当寒流过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晚上地面热量大量向高空散发,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上层大气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有时白天日照不足,地面增温缓慢,还会使逆温长期维持。”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教授祝宁表示,要改变哈尔滨逆温现象下的煤烟污染,应加强集中供热密度、使用可替代能源以及加强环保监测力度。

  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哈市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3058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7.2%。哈市尚有分散小锅炉2402台,绝大多数分布在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四个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分散小锅炉就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祝宁认为,一些单位和企业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不愿放弃供暖的权力,对此政府应有宏观的规划,加快并网速度,加强集中供热服务,加强拆除小锅炉的力度。另外,哈市环保局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监测能力,但往往都是在白天监测,从常理来考虑气温低的时候供暖最集中,而这个时间通常在夜间或是凌晨,这个时候冒黑烟普通市民很难看到,如果环保局能在夜间和凌晨供暖锅炉开炉时拿出监测报告就更好了。同时,哈市冬季空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因此还应加快速度研发可替代能源,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电能供暖,这样就不会有污染,即使是逆温天气也不会出现烟尘天气。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