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1月03日讯 中俄直流联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克服了哪些困难?何时竣工验收?这一项目投运后,对中俄双方具有哪些意义?11月2日,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经济日报》、《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等国内知名媒体记者齐聚黑河,就中俄直流联网工程建设及投运相关情况进行采访。
中俄直流联网工程是目前建设的我国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一个输变电工程。这一项目实施后,不仅有利于建成并加强与特高压相协调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东北网架,而且有利于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和优势互补,促进两国能源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中俄直流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超高压公司500千伏黑河换流站,容量750兆瓦,中方侧线路亘长10.774千米,项目充分应用国内直流输电技术国产化的成果,成套设计、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现场施工调试均实现全部自主实施,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同时在中俄500千伏交流线路上全部采用国产线路保护产品,为国产设备打入俄罗斯市场奠定了基础。这一项目于2007年7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末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任务,通过竣工验收。
在哈尔滨超高压公司500千伏黑河换流站现场,记者们对工程建设总体情况及工程调试、验收、质量监督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地采访,并将在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全面展现黑河换流站的建设亮点和投运意义,进一步扩大我市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