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大雾迷城能见度50米 机场19个航班延误
2011-11-07 09:21: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7日讯 “我在哈尔滨生活了20多年,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雾。”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哈尔滨市气象台6日早6时30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6日早哈尔滨西部区县市大部分区域有大雾,东部县市有雾,并逐渐减弱,中午时大雾可渐渐消散。据省气象部门监测,哈市今天5时许开始降雾,9时55分市区内雾气基本消散,市区能见度为50米。

  据市民反映,今天的晨雾,哈尔滨东部和哈尔滨西北部雾相对较大。对于一些市民反映的能见度只有5米,而监测却是50米的问题,气象部门解释说,因气象监测站点的能见度与市民所在位置的能见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能见度数据也不同。

  省气象专家介绍,今天哈市的大雾中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较多,湿度大,而含烟量少。同时今天的风力较小,生活空间中产生逆温层。由于雾有局地特性,在空气干净的环境下雾会比较小,而在污染比较大的环境中,雾也会相对大很多。

  “去早市买菜迷路了”

  6日早6时左右,记者在道外区古梨园内看到,晨练人数比平时明显减少。家住古梨园附近的张大娘每天都到公园里去打太极拳,“雾太大,什么都看不清,喘气儿都感到不舒服,今天就不锻炼了。”张大娘对记者说。

  家住道外区大有坊街市民张先生说,早起去早市买菜,回来时隐隐约约看到一处公交站台,以为快到家了,结果走到跟前才看清,离家还有一道街的距离呢,因为雾大居然迷路了。早市一位卖菜的摊贩告诉记者,5点左右到早市后,就感觉雾越来越大,拉菜的车上覆盖了薄薄的一层冰雾。卖菜的生意也受到影响,买菜的人比平时少了一半。

  杨先生家住道里区建国街,早晨开车去群力新区天鹅湾小区接朋友,因为雾大能见度低,根本看不清街牌,导致在他在群力新区频频迷路。“我对这边本来就不熟,今天雾还大,能见度也就20米,完全看不清哪条街挨着哪条街,我只能边开车边给朋友打电话,足足绕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地方。”

  “不敢开车,改坐公交了”

  受大雾影响,6日一早,哈市多个地段车行缓慢,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市民方女士说:“今早7点半我在学府路打车,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拼上车,司机说前面堵车,没到地方就让我下车了。”腾讯微博网友李秋实说:“今早在哈尔滨打车,早起雾大,司机不但给我绕道还在半路骗我下车,本来十七八块就可以到目的地,结果绕行收了我25块钱。”

  家住城东新居小区的祝女士像往常一样,7点下楼准备开车去上班。但她推开单元门却发现,外面白茫茫一片,对面的楼房都看不清,她决定不开车,改为打车。“今天不开车了,雾太大,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市民刘先生说,早晨6点半,他开车从小区出来,行至南直路、长江路附近时感觉大雾严重影响视线,交通信号灯的绿灯都变成了蓝色,前方的车若隐若现,路上车行十分缓慢,为提醒其他车辆注意,所有车辆都打开了应急双闪灯。

  7时许,记者在公滨路的公交站台附近看到,候车的人能有几十人。“能见度特别低,四五米之外都看不清楚!”陈先生说,自己平时都是骑电动车上班,但看到这么大的雾就改乘公交了。

  大雾·成因

  暖空气太强明天还有雾

  据预测,7日上午全省大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烟雾天气。虽然8日立冬,但是未来几天,哈尔滨市气温仍然较高,发生大雾天气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10月末以来,我省大庆、鹤岗等多地被大雾笼罩。自10月份至今,哈市已经连续出现了10余个烟雾天。

  “近段时间,冷空气迟迟不来,因此没有大风和降雨等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聚集很多,容易产生大雾。”气象专家表示,哈市今年的暖空气太强,上空温度过高是导

  致烟雾天频发的直接原因。

  我省今年秋冬季出现的烟雾天主要是一种逆温天气状况。冬季通常的天气情况是地表温度高于上空温度,但逆温天刚好相反,地表温度低而上空温度高,所以形成了一个逆温层。逆温层像一个大盖子一样将人们生活的空间罩住,上面的冷空气少,风力也小,又逢供暖期,所以空气中的烟尘、汽车尾气等污染物无法扩散,导致烟雾天。

  专家表示,哈市市区的大雾属于辐射雾,与著名“雾都”伦敦的光化学烟雾有本质区别。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