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五化”战略助推农业产业化
2011-11-07 14:10:5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不也 吴岳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7日讯 近年来,双鸭山市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构建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强力推进,实施原粮生产机械化、龙头企业科技化、农牧基地产业化、优势品牌市场化、中介组织规模化等“五化”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成果显著。目前,双鸭山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

  原粮生产机械化

  友谊县是国家首批建设的15个“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场)之一,我国最著名的百亿斤商品粮生产基地。友谊农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测土变量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五分场二队引用美国凯斯公司生产的现代化农业配套耕作机械,代表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高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全国第一。目前,友谊全县旱田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水田机械化程度达到100%,飞机航化面积达到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7.18万千瓦,拖拉机45313台,配套农具64123台,联合收获机1413台。

  龙头企业科技化

  双鸭山市致力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拉长精深加工的链条。

  友谊县北大荒麦芽生产能力位居全省第二位。南华糖业居全省第5位,改造后生产能力将跃居全国乃至亚洲前列。将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国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可消耗作物秸秆20万吨。

  集贤县黑龙江阳霖油脂集团,分别投资2.6亿元和2.15亿元兴建大豆蛋白加工为主的阳霖集团油脂二厂和大豆深加工为主的阳霖油脂集团油脂三厂。两厂投产后,年加工大豆78万吨,生产大豆糖蜜、大豆皂甙、大豆分离蛋白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

  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能力已经超过500万吨。去年,全市龙头企业共加工转化粮食15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利税1.5亿元,带动基地农户9万户。

  农牧基地产业化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第一生产车间”,双鸭山把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区域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工作来夯实。

  友谊县引进北大荒牛业公司后,带动了双鸭山地区肉牛养殖的发展。建立肉牛小区83个,家庭养殖场524个,年存栏达到31万头,出栏30.9万头。

  各县区结合自身特点,建设了相关的农牧基地:饶河重点建设出口蔬菜和野生动物特色养殖专业生产基地。集贤重点建设优质大豆专业生产基地和生猪养殖专业生产基地。宝清重点建设优质水稻、优质玉米和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基地。截至上半年,全市生猪饲养量182万头,黄牛及肉牛饲养量41万头,奶牛存栏量18777头。

  优势品牌市场化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终端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

  饶河县黑蜂企业已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5家,“黑蜂”牌产品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个销售网点。蜂产品加工企业累计缴税2000多万元。

  宝清县“宝清大白板”白瓜子、“挠力河”毛葱、“宝亨牌”蔬菜,远销日本、韩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全市农产品品牌已有近百个,阳霖、宝青红、绿利等农产品品牌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获标产品50个。

  中介组织规模化

  双鸭山市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保证了精耕细作,也减少了农民在经营中的风险。

  宝清县宝石河毛葱协会,会员780人,成立了宝石河蔬菜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艳经历了从背着50公斤毛葱样品闯市场,到近两年公司每年销售总额达到680多万元。刘子艳感慨地说,要是没有毛葱协会,哪有现在好日子。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2个,成员27800多人,带动非成员农民17700多户,农民经纪人3500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饶河县饶河镇蔬菜协会和宝清县三江水稻协会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单位。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