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市构建文化网络 打造文化盛宴
2011-11-07 15:18:38 来源:鸡西市政府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7日讯 近年来,鸡西市连续几年以超过当年财政增幅的力度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高,市、县(市)、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解决了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问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据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鸡西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上争取资金投入2511万元,本级财政投入439万元,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经费用于建设社区文化中心。近3年来,鸡西市对上争取资金4416万元,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招商引资1036万元,建成九天环球影城,结束了鸡西市没有数字电影的历史。目前,鸡西市已基本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文化建设良性投入机制,文化设施建设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一批市级文化阵地建设日益完善。总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2004年10月正式开馆的鸡西市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不断提升基本陈列档次的同时,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临时性展览,2009年-2011年,共举办临时性展览28个,其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参观和服务需要,2011年开始,鸡西市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对博物馆进行维修改造。根据规划,投资1000万元新建阳光大厅等服务功能区1815平方米,对原建筑中的4040平方米进行维修改造,计划2012年底全面完工。届时,改扩建后的博物馆将成为鸡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已经被列为全市2011年和2012年“双百工程”中的一百个民生项目之一。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投入近千万元购置设备,建起了鸡西市区县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共建立3个县(市)支中心,22个乡站,459个村服务点,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已全部覆盖。鸡西市图书馆除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的各类资源和国家、省分中心下发的科技光盘提供服务外,还针对全市中小学读者的不同需求,利用海林市图书馆、天津市一中提供的中小学生学习课件,为全市广大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2009年至今,鸡西市图书馆采取多种方式下载适合本市农业种、养殖科学技术的静、动态数字资源超过4TB,安装在电子阅览室的科技资源服务器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类读者的不同检索需求。与此同时,鸡西市图书馆在财政投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服务项目方面也进行了完善,实行全面免费服务制度。其中,包括向广大群众提供免费阅读图书;为科学讲座、做报告、放映影片活动免费提供多功能厅等服务项目,以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足迈进。今年,鸡西市重点推进15个乡镇文化站续建工程,届时将完成47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新建的文化站集农民文艺演出、图书阅览、书法绘画、电影放映、科技讲座等多功能于一体。并配备了专职文化干部,做到了人员、经费、设施、活动四个落实。与此同时,今年鸡西市还重点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6个区级支中心,累计建成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区)级支中心、459个村级服务点,实现了村级全覆盖;新建了100个农家书屋,总价值300万元的配套图书已下拨到位。鸡西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城镇社区文化活动如火如荼。目前,鸡西市新建扩建的居民小区都做到了配套建一个集文化、体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园林社区、国寿社区等多个中小广场已经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每当夏季来临,社区里每天都有多场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各社区均成立了秧歌队、民乐队、合唱队等业余文化队伍。鸡西市鸡冠区东风办事处歌友艺术团已发展到500余人,常年组织开展活动,带动了社区文化活动全面开展。鸡西市梨树区老达社区逢年过节总是热闹非凡,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这个过去因闭矿一度陷入困境的老矿社区焕发了青春。该社区居民筹集资金建起2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和播音室,配备了音响、电视、DVD、道具、服装等设备。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