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小灵通退网冰城遇阻 年底前退网“不可能完成”
2011-11-08 10:42:36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 齐东道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网络时评

  千亿投资十年寿命小灵通是产业失误

  小灵通是在“竞争”大旗掩盖下的巨大产业失误,小灵通基站由于其规模、硬件、制式等和目前的2G基站以及3G基站都不一样,原来国家在小灵通方面投资的硬件都无法再利用,只有放弃。而没有了小灵通网络,小灵通终端也只能报废。

  小灵通从一诞生即充满了争议,被痛批为“一种落后的技术”。然而,恰恰是这种“一出生即老得足以死去”的技术,在中国曾经发展到了接近一亿用户,比先进的CDMA的用户数还多出一倍不止。

  说到底,根源在于当年的非对称管制政策。中国电信和当时的中国网通,一直不被允许发展经营移动业务,眼看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市场上突飞猛进,自己的固话业务却每况愈下,从增幅下滑直到出现负增长。中国电信和当时的中国网通一方面锲而不舍地申请移动业务牌照,另一方面打起了擦边球,推出小灵通业务。

  在固话业务日薄西山的背景下,小灵通更一度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主要的新增用户来源,成为其少有的业务增长点。在没有移动业务的日子里,小灵通是两大固话运营商吸引用户、抗衡移动运营商的武器。如果说小灵通的诞生是一个错误,那么这个错误也是必然的,它是当时的非对称监管政策造成的,是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博弈造成的。

  因此,衡量小灵通的成败,我们决不能绕开它在中国诞生的背景,决不能忽视它对于中国电信、网通的战略意义,而单纯地去计算其盈亏和投入产出比。当然,随着新一轮的电信重组完成,中国电信收购联通的CDMA业务,网通则并入联通,小灵通的战略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对于新电信、新联通而言,小灵通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可能和现有的移动业务,特别是3G业务形成竞争。

  对于运营商而言,小灵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要跟小灵通说再见却并不容易。很多人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弃用小灵通,原因何在?资费低廉,通话清晰,耗电小,辐射少。而几千万用户的坚守,更加说明了小灵通还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小灵通退出历史舞台是一种必然,那么,如何妥善安置这批不舍的用户才是当前最最重要的事情。


 

  小灵通资费实惠仍有市场

  哈尔滨市民杨女士现在仍使用小灵通,她告诉记者,虽然联通在近期给用户发短信称,办理小灵通撤机有优惠,但自己还是不想换。“我的小灵通是资费包月的,市话随便打。”她表示目前联通还没有哪个业务套餐比小灵通实惠。“如果取消了小灵通业务,我会要个说法。”

  因为生意上的需要,肖女士最近需要安装一部固定电话。“朋友说安固话不如买个小灵通,还能随身携带。可我去联通营业厅一打听才知道,小灵通年底要退市,联通早就全面停售小灵通了。”肖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这些天了解到不少小灵通的超值业务,新的买不到了,就想淘个二手的。“按照我生意上的需要计算,用固定电话的话,每月起码要500元话费。如果现在花300元买小灵通,资费是70元包月,比用固话能省去好几百元呢。”肖女士说。

  小灵通“钉子户”坚决不退网

  小灵通以资费低、辐射小和省电吸引了大批“铁杆”粉丝,如今小灵通即将退市,势必涉及到换号和换机的问题。

  市民杜先生称:他要做“小灵通钉子户”,没有特别优惠的政策,坚决不退网。另一位小灵通用户周先生则表示,他用的小灵通是跟家里的电话绑定的,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没有接到电话,而且和家里电话绑定之后资费很便宜。

  还有一些快递员认为,留住小灵通对于他们的工作是非常实惠的。

  面对退市,大量的小灵通用户深感受伤。北京的一名小灵通用户时先生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去起诉工信部,认为工信部让小灵通退市的文件没有进行听证,请求法院予以撤销。在采访时,市民宋先生十分坚定地说:“用得好好的,凭啥说退就退了?我就是要做小灵通的钉子户,就是不退网!”

  如果小灵通终将告别历史舞台,现有用户的权益如何得以保护?毕竟,每位小灵通用户签订入网协议时,都与电信运营商确立了长期的电信服务合同关系,退网将直接导致这种服务合同的终止。

  网络调查显示,52.7%的投票者希望在转网后“保持原有小灵通资费标准不变”,34.7%的投票者要求运营商“赠送一部手机”,8.7%的投票者选择“赠送话费”。而每一项选择,对于联通公司来说都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支出”,都是不小的压力。

  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小灵通用户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如果取消小灵通业务,运营商应推出同样低资费的套餐业务;二是对小灵通终端进行相应的补偿;三是实现小灵通的原号转网。


 

  小灵通吉祥号叫价过万

  记者在赶集网、58同城网哈尔滨社区看到,有几百个出售小灵通靓号的帖子,记者找到了一个“6连”的小灵通号码,卖家标价1万元。“那个6连的号码已经卖了。”卖家告诉记者,他手上还有很多靓号可以出售,随即提供给记者一个“5连”的号码,不过售价仍要5000元。

  记者以小灵通即将退网为由与其还价,“这个号不会轻易被收回。有靓号的人不在少数,运营商没权利说回收就回收。花高价买来的号,不能说废就废。”

  记者随后又选择了售价300元和500元的两个卖家,记者在电话中试探其价格可否优惠时,对方都坚决表示不议价。

  “新小灵通号已经停售,老用户愿意拿出来卖的也不多,所以现在市面上的小灵通号很少,你想享受几十元包月的便宜话费,机会可不多了。再说就算小灵通退市,联通也会提供免费的转网服务,绝对超值。”一位卖家说。

  退网时间表还没定

  2009年2月,据工信部出台的《关于1900-192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目前小灵通所在的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哈尔滨联通方面没有向用户作出有关小灵通将会强制退网的提示。

  记者就小灵通退市产生的种种传闻采访了哈尔滨联通。工作人员说,小灵通退市需要由工信部以及中国联通进行全国统一布置。而且,清理小灵通业务并不只是退市一个业务,最重要的是清理相关频段。联通公司称,早就已经停止销售小灵通,有关小灵通的新业务全部停止。

  即便如此,“退市”已是大势所趋,几千万的小灵通用户应该怎么办?停用小灵通后要选择哪家运营商的业务?选择何种业务?

  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小灵通手机处置、账户终止及赔偿等后续问题的处理,目前没有相关方案。联通方面表示,小灵通退市没有明确时间表,选择拆机转网的用户可以获得存话费赠送GSM手机的优惠,而对于单纯退网的用户,联通还没有出台任何补偿措施,所谓的高额退市补偿只是空穴来风。


 

  下岗小灵通污染隐患无人管

  不少小灵通用户发现一个问题:小灵通陆续退网了,弃之污染,留之无用,无人回收,该如何处理?

  市民杨先生对记者说,办理小灵通转网手续时他问联通营业厅服务人员,该怎么处理小灵通?工作人员说,“我们不负责回收,你自己随意吧。”

  杨先生曾在宣传广告中看到,一粒电池会污染数十立方米的土壤,他不敢随便把小灵通扔了,专门找到一家回收二手手机的店,店老板却说,小灵通没有太大的回收价值,他们也不要了。

  我国《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应当承担回收废充电电池和废扣式电池的责任单位包括: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的制造商和进口商、使用充电电池或扣式电池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委托其他电池制造商生产使用自己所拥有商标的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的商家。

  记者给联通客服打电话咨询此事,客服人员的回答也是让用户自己处理。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工信部出台《关于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时,并没有考虑废旧小灵通的回收问题,他们目前处理这类问题也没有任何文件作依据。市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只能建议市民按照分类处理废旧电池来控制污染。记者又联系UT斯达康和中兴通讯两家生产小灵通的公司,工作人员说,目前还没有回收计划。

  据了解,目前各类手机电池属于镉镍电池和锂电池,在封闭状态下对环境污染性较小,但是破损状态的电池产生的污染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手机电池目前还没有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的名册,现在只能呼吁市民自觉使用分类垃圾回收装置,应由环保部门和具有实力的机构来对废旧手机电池进行技术回收。市民千万不要打、砸或焚烧旧的手机电池,以免发生危险。

  延伸阅读

  小灵通年底前退网“不可能完成”

  日前,工信部发布今年前8个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小灵通退网任务却只完成了约1/4,要在年底前顺利实现小灵通的退网清频已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按照工信部之前的要求,今年年底我国的小灵通业务要完全实现退网清频,但是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小灵通用户累积只减少了767.7万,而剩余用户仍有2095.5万户。以此计算,小灵通的退网任务实际只完成了26.8%。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完成所有小灵通用户退网基本没有可能。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