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4日讯 牡丹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通过审议市级“非遗”项目超百全省居首。
11月11日,又有20项牡丹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通过审议。至此,牡丹江市市级“非遗”名录超过百项,省级名录达到56项,牡丹江市晋升为全省“非遗”大户。
牡丹江市副市长闫岩参加会议。
在审议的牡丹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中,共包括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文学类名录1项,朝鲜族刀舞、朝鲜族扇子舞舞蹈类名录2项,道教大福头画等美术类名录3项,朝鲜族洞箫、宁安东北大鼓音乐类名录2项,绥芬河流域满族大马哈鱼捕捞祭等民俗类名录6项、道教神器·拂尘制作技艺等民间手工技艺类名录6项,共计6大类20小项。据介绍,与前两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比,第三批“非遗”名录的种类更加齐全,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手工艺类项目明显增多。
截至目前,牡丹江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项,省级名录共有56项,市级名录93项,加上当天通过审议的20项市级“非遗”推荐名录,我市级“非遗”项目将超过百项,数量占全省总量的近30%,列全省各地市之首,真正成为我省的“非遗”大户。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