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17日讯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五年黑龙江省冬季交通事故高发,全省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65起、死亡285人、伤247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15起,死亡116人。据省交警部门统计,每年冬季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在11起至25起之间、死亡人数全在50人以上。
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司机驾龄短、超速、道路缺少指示标志成为冬季高速路上“三大杀手”。
省交警总队交通处事故科长赵凤春介绍,黑龙江省最容易出现车祸的司机驾龄一般在1至3年期间。分析原因:第一年为摸索和好奇阶段,容易冲动和冒险,易发生车祸。第二年为经验积累阶段,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不是很熟练和全面,预见性差,容易发生事故。第三年经过两年的积累,技术有很大的进步,自信心增强,容易知足,会忽视一些小的问题。不喜欢听不同的建议或忠告,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造成事故。另外,黑龙江省新驾驶员到驾校学习驾车的时间多集中在5月到10月,缺乏应对冬季冰雪路面相关知识,也是导致冬季易出车祸的主因。驾校应该把冰雪路面如何应对、冰雪坡路如何起车、冰雪弯道如何行驶等常识纳入培训课程,提高新司机的安全常识。
超速是发生事故的第一直接原因。民警分析,超速行驶首先影响驾驶员的视觉,对前方突然出现的险情,难以及时、准确、妥善地进行处置。其次,超速行驶延长车辆制动距离。车速越快,制动距离越长,从而也就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三,超速行驶影响车辆稳定性,车速越高,车辆保持直线行驶的惯性越强,方向的操纵性越差,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难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特别是在弯道处行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易使车辆向回转中心外侧发生侧滑或倾斜。第四,超速行驶增加了道路上的交织点和冲突点,从而增多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另外,超速行驶时,驾驶员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容易因疲劳而反应迟钝,导致意外发生。
记者调查发现,缺少指示标志、坡道多使事故频发。进入11月份下旬,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已经降雪。由于混行道路清雪能力低,易形成冰雪覆盖。中午气温升高,覆盖的冰雪表面变粘,容易填充轮胎花纹,大型车辆轮胎的附着系数下降明显。进入夜间,气温下降,路表面形成冰晶,附着系数降低,提高了驾驶人的操作难度,在操控时出现制动安全区延长,制动力分配不均、轮胎阻力不同或轮胎受力出现差异,都容易导致侧滑和旋转。黑龙江省目前还有很多公路的标志、标线不齐全。道路设计也不尽人意,一些地区的平交路口、弯路、坡路严重影响安全视距,特别是一些警告标志、指示标志严重缺少。冬季一些傍山路段遇到下雪天,冰雪很难快速融化,加之又处于坡顶,从坡下往坡上行驶,根本意识不到坡顶是冰雪路面,行驶到坡顶后,发现再采取措施已来不及了。
针对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原因,省交警总队从11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整治“三超一疲劳”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将针对营运客车、大型货车、旅游客车、校车等车辆及其驾驶人,以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涉牌涉证、高速公路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打好“四场战役”,即在国、省干道打好“阻击战”,在大中城市打好“歼灭战”,在农村地区打好“游击战”,在运输企业打好“阵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