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各方严把送子车“方向盘”
2011-11-18 10:03: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剑 闫雪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18日讯 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一幼儿园校车与一辆卡车相撞,目前已经造成18名幼儿、一名司机及一名陪护教师死亡,44人受伤。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这一起交通事故让世人心痛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学生家长怜惜他人儿忧心自家孩

  哈尔滨飞达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刘先生的孩子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安松街附近一所小学上三年级,由于家住在齿轮厂附近,离学校很远,所以乘坐送子车是孩子无奈的选择。送子车每天早上分两拨送学生,先送高年级学生,然后接低年级学生。刘先生的孩子是第二拨。每当送第二拨学生时,时间紧,车也多起来了,司机难免超速。而且,送子车必经的一段路上运建筑材料的卡车很多。17日刘先生说,看到了甘肃校车发生车祸的新闻后,一边揪心那里的孩子,一边忧心自己孩子的上学路。刘先生决定,早上不拉活了,宁可少省点钱,也要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

  17日,记者采访了一些乘坐校车、送子车的孩子的家长,他们都认为,孩子上学和家长上班时间冲突,为了解决矛盾,大多数家庭选择了送子车。但频频出现的送子车、校车事故,让很多家长忧心忡忡。“我孩子乘坐的送子车有时超员,也存在超速、违章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送子车危险,可是不坐送子车,我们也没有能力亲自送孩子上学啊!”

   教育部门能做的还是检查教育敦促

  据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11月16日甘肃校车惨祸发生后,17日凌晨,教育部门就接到了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我省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上下学交通安全进行检查。17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逐校逐园逐生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校车、送子车存在的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说,农村贫困地区、交通运力比较困难的地区,应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统一为学生和幼儿配备或租用安全车辆上下学。学校租用社会车辆,必须经教育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核准,必须与车辆出租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严禁使用安全状况达不到要求的车辆上路。

  据了解,省教育部门还将集中开展一次中小学生及家长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以这起事故为案例,全面开展乘车安全教育,教育中小学生坚决不乘拼装车、报废车、农用车、货运车等非法运营车辆,也提醒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不要租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拉载学生。另外,教育部门制定应对极端天气交通安全措施,防范冬季大雾、降雪及路面结冰对学生和幼儿上下学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停运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或调整上课、入园时间。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关于校车管理,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正在积极运作配套的规章制度,但何时出台还不明确。

   交通部门提高准入门槛监管到细节

  17日,哈尔滨市交通部门就16日发生的甘肃省校车被撞重大交通事故召开全市接送学生车行业安全紧急部署会议,要求各接送学生车企业立即开展安全情况排查,杜绝接送学生车超员、超速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此类恶性事件在哈市发生。

  交通部门要求各接送学生车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排查隐患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接送学生车召回制度,要求各企业定期召回车辆,对车辆技术状况和设施设备进行自检自查,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运营辅导。开展车辆自检自查、运营线路巡查、学校站点检查,建立企业内部安全运营巡查制度,要求各企业经理、安全员和车队长每天在运营线路、学校周边开展安全巡查。责成各企业对存在违章违规行为的驾驶员进行离岗教育,对有严重违规行为驾驶员予以解聘列入行业“黑名单”。

  记者从哈市运管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哈市共有接送学生车企业31家,送子车辆1800余台。为了提高门槛,哈市规定,申请从事接送学生车经营的企业,应具有不少于50台企业自购、载客7人以上、符合国家规定载客标准且经检验合格的车辆;有健全的安全、服务管理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等,管理部门每年对学生车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同时,接送学生企业要先与被接送学生监护人签订《接送学生车接送服务合同》,并为乘车学生投保承运人责任险,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经济条件受限等因素,送子车一直没能进入郊区等偏远地区接送学生,导致郊区农村孩子上学难,也滋生了一些接送学生的黑车,给这些地区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9月初,呼兰交警部门一天查处了10台涉及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的送子车。

  交通部门一负责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投入,为学校配置校车。目前,哈市松雷、中实、剑桥等私立学校,都采取自配校车的方法,解决了学生的上下学问题,避免了学生乘坐送子车可能出现的危险。

   社会学家

   让校车成为真正的“特权车”

  有社会人士提出,校车是最该享受特权的车辆,却往往被忽视。在美国,校车是特权车,其安全系数是坐私家车和坐公交车上学的40倍,只要校车进入接送孩子区域,其他车辆一律停下,超车将面临严重的处罚。反观我们,社会普遍缺乏对校车应有的重视。

  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社会学专家王爱丽也就甘肃校车事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看到新闻后人们的普遍感受就是悲伤加气愤。这一事件要求家长、校方甚至政府及时反思。”

  王爱丽认为,校车、送子车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恶性事故,说明这一问题一直也没有彻底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应承担起监管职能,保车况安全,保行车安全;家长和校方都要履行监护责任;国家应对校车、送子车出台严格的标准,要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同时,一旦出现人祸,就要对人的因素追查到底。

  她说,从长远看,在一些国家送子服务是纳入到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这应成为我国校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公共服务越来越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政府应该逐渐加大对校车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国家对于少年儿童的投入不该过于“吝啬”。短期内,还可以发动社会资源,让更多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承担这部分社会责任,分担政府的困难,这才是“放心校车”前行的方向。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