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1月18日讯 建名镇、打基础、育产业、惠民生。在“十二五”开局起步之年,五大连池风景区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规划引领、激励促进、公众参与”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出台激励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做好策划、储备工作,形成“在建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梯次接续格局,积极构建优良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使循环经济项目成为推动景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项目推进呈现“加速度”。在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中,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土地征用、规划编制、勘察评估、资金来源、回迁安置等一系列工作有序开展。随着新的选址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铺展延伸,一栋栋景观建筑破土而出,供电、供水、供热、煤气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个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名镇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北京御银山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矿泉城今年完成投资2643万元,道路、厂房、办公楼、输变电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瓶型和商标设计、组建销售网络和广告策划等工作均已完成,于9月末开始试生产,年末可达到20万吨生产能力。
旅游产业配套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成立了专业科研机构,启动科研基地建设,对五大连池矿泉水治病机理、矿泉综合环境、火山全磁环境进行系统研究,为矿泉、康疗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高标准规划康疗养生园,启动SPA城项目建设,改造南饮泉,建设体检中心、康疗咨询中心、浴晒场等设施,启动龙泉村康疗养生区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使五大连池火山资源得到科学、合理、有序开发。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还加大了交通、旅游、城市、农村、社会事业等建设力度,在景区内建设改造各类道路179公里,建设观光栈道10余公里、停车场3万多平方米,完善数字化景区监控指挥系统。目前,风景区内二龙眼泉、温泊景区保护等项目相继竣工,环湖景观道路建成通车,格球山景区开发、湖滨公园、一至五池地质遗迹保护等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景观大道、圣水广场、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棚户区改造、居民住宅楼、集中供热等建设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