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8日讯 日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由黑龙江省电科院应用热平衡及物质平衡原理研发的《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燃烧过程中提高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系统》实用技术项目,显著提高了锅炉掺烧褐煤时制粉系统干燥出力,有效解决了过程中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的世界难题,其经济性、环保性效果显著,对扩大发电企业原料来源、缓解部分地区电煤危机、化解用电紧张局面另辟蹊径。
据专利研发单位黑龙江电力公司电科院测算,一台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以配备蒸发量吨级型号为1025吨/小时的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为例(火力发电机组常用锅炉吨级型号在670—2000之间),该技术可将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温度由目前的290℃提至309℃,在煤质及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干燥出力增加约8%。在掺煤煤质及其它边界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最大可提高机组带负荷能力26.32%(提高区间在16.32-26.32%)。按一台锅炉一年掺烧褐煤20-30万吨运行6000小时负荷率75%计算,每年平均净增发电量1.8亿千瓦时,平均节约燃料成本约2000万元。
在相同热值的前提下,褐煤到厂价格为406-480元/吨,优质烟煤到厂价格为588-609元/吨,目前黑龙江省内多家火力发电企业采用掺烧或改烧褐煤的办法降低发电成本,而可采用该项专利技术的在役同类型机组共有13台,若全部采用上述技术掺烧褐煤,可消耗劣质燃煤(褐煤)260余万吨/年,初步估算每年能够节约燃料成本1.95亿元,而全国在役的直吹式烟煤锅炉均可采用该项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燃料来源,缓解电煤紧张的局面,其经济性更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