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4日讯 23日,哈尔滨市香坊区一名正在路面进行清扫作业的环卫工人,与一辆面包车相撞,环卫工人不幸死亡。经交警部门初步确认,肇事车辆超速行驶、瞭望不够引发事故的发生。
23日6时20分,张滨生驾驶黑AE5041号(黄牌)金杯牌中型普通客车,在哈市香坊区进乡街由西向东行驶至进乡街工程机械厂铁路桥下时,与正在路面上作业的环卫工人彭某相撞,事故造成环卫工人彭某当场死亡。接警后,交警动力大队立即组织警力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取证及开展相关事故处理工作。
据办案交警介绍,肇事车辆黑AE5041号金杯牌中型普通客车的车辆所有人为哈尔滨铭轩殡仪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当中。
环卫工的“安全带”急急急
23日晨,哈尔滨又一环卫工人陨命街头。有统计表明,去冬到今春,哈尔滨共发生21起环卫工人被撞事故。今年9月以来,哈尔滨环卫工人因车祸已致3人死亡。“马路天使”频频遇险,再次敲响城市环卫作业安全警钟。
危险难设防
“黑色两小时” 阴霾不散
据了解,哈尔滨市环卫工人冬季晨扫时间为5时~7时,夏季为4时~6时。每天4时~6时的天亮前后,也是环卫工人被撞事故高发时段。这个时候车辆较少,司机开车速度很快,而且熬夜司机这时也最疲劳,极易忽视路上的清洁人员,引发交通事故。因此,环卫工人称其为“黑色两小时”。
交警分析,黎明之前容易起雾,能见度低,雨雪天气路面积水车辆易打滑。这对于可能背对来车方向清扫和长时间穿梭在机动车道上的环卫工人来说,隐患重重。
游走危险边缘生死一线
最让环卫工人头疼的是那些从行驶中的汽车车窗“飞”到快车道上的垃圾。乘客多扔一个垃圾,环卫工人就多了一份危险。每天,日常保洁的环卫工人都要在飞驰的车流中穿梭,只为捡起一团碎纸、一个烟头。“在快车道上打扫就像上演生死时速。”环卫工人这样说。
记者采访中同时了解到,近两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哈尔滨“街路污染”也明显加大,遗撒在快车道上的沙土也成了环卫工人清理的难点。每辆残土车多“甩”一块渣土,环卫工人可能付出的就是几倍的人力,也承担着更高的危险系数。因为沙土和泥土,经汽车碾压过后会黏在马路上,单凭机械很难清扫彻底,只能依靠人力。城管部门一位负责人说,一些大车在城市环线路桥上撒下散装水泥干结后容易形成路面“泥包”,坚硬无比,环卫工人需要拿着工具在车流中清理,往往一干就是一天。明知道危险,但还是要打扫,否则就会“垃圾填路”,影响城市美观,这是环卫工的无奈。
安全声声急
高龄工多+工作量大 高危求解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的环卫工人大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男女工。哈尔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勇直言,哈尔滨约有环卫工人7000人,每天要面对城区5200万平方米的街路面积,平均下来比国家规定的3250平方米/人的劳动定额翻了一番多。而这其中60岁以上的工人比例超过70%。“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是目前哈尔滨日常环卫工作的流程。在人员极其匮乏的前提下,一名环卫工人每天要工作近10个小时。与大多数人相比,这些上了年纪的工人视觉辨别能力差,反应速度比较迟缓,因此更容易受到伤害。
收入低+保障低+风险高 瓶颈待破
收入低、保障低、风险高一直是环卫工人面临的三大问题,这成了市容环卫部门很难打通的瓶颈。据了解,2009年,哈市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仅为900元。而我省大多数环卫工人都没有“三险一金”,有些人只有简易人身意外伤害险。今年以来,省、哈尔滨市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王勇说,哈尔滨今年已经连续两次上调环卫工人工资标准,从900元到1200元,再到1600元,市区一线环卫工人每人每年发放高温补贴480元、高寒补贴1000元。同时,哈市还将环卫工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度提高至10万元,并为清扫工人配备统一的安全防护标志服装,在作业车上配装闪光灯等警示标志。他们还定期组织环卫工人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减少环卫工人作业安全隐患。但即便如此,对于这样的高危行业来说,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待遇,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进一步增强安全作业意识,仍需要投入更大财力、物力、精力。尤其,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的时候,为环卫工人系上“安全带”,异常急迫。